肖姓改萧姓(姓后代能恢复祖姓)

4月11日,网友“nihao”通过《阳光平阳·纠风问效》平台发帖,称自己和父亲、爷爷身份证上的姓是“肖”,但祖上是姓“萧”。该网友表示,姓氏是家族延续的标志,如今他的孩子马上要出生了,希望能把孩子的姓重新改回“萧”。

记者翻阅2013年版本的《百家姓》一书,“萧”排在第33位,未找到“肖”姓。“萧”何故成了“肖”?4月26日13时许,记者来到万全镇宋桥社区下桥村,向该地萧氏宗祠的管理员肖儒彬、肖钦横老人了解情况。据介绍,下桥村的萧氏宗祠有2000多人,主要来自榆垟、宋桥、鳌江等地。目前,我县有四五个萧氏宗祠,有5000人左右。

在老人的带领,记者来到下桥村萧氏宗祠。其门口,立着一座捐建萧氏宗祠的碑志,上面写着“萧氏起源于远古的殷商时期,万全萧氏支派始祖于明初从福建迁居到万全”等字样;捐资名单一栏中,刻着的名字姓氏都为“萧”。在宗祠里,记者翻阅了萧氏宗谱,其内页写着萧姓始祖萧大心的生平事迹。通过一一查看,发现有出现姓氏的章页,均以“蕭”或“萧”注明。

据肖钦横老人介绍,“萧”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上只有“萧”姓,没有“肖”姓。此外,“肖”是去声xiao,与“萧”没有任何关联。“我父亲、爷爷都是姓‘萧’,自1977年12月20日,国语委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将‘萧’简化成‘肖’后,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上就成了‘肖’。”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就明令废止了“二简字”,但是多数人士对此不甚了然,从而造成“萧”变“肖”。

肖儒彬老人边翻阅宗谱边说: “现在平阳姓‘萧’的萧氏,其身份证和户口本上都是‘肖’姓。大家都希望能改回原来的姓氏,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能成功纠错的却寥寥无几。”

针对此问题,县公安局户政基础大队的相关人员表示,新生儿申报户口时可随父姓、母姓,符合条件的经审批也可随第三方姓氏。该网友如果有证据能证明自己原本的姓氏为“萧”,就能纠错。如果没有相关证明,目前无法更改。“在上世纪90年代,户籍历史档案都由乡镇政府负责保管,因此有些档案出现了缺失、遗漏等现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规定,改名纠错要以户籍历史档案、户口本、土地证为主,只有宗谱证明不行。

肖姓改萧姓(姓后代能恢复祖姓)(1)

因汉字简化,萧氏宗祠的管理员肖钦横老人被改了姓

本网记者 宋淑莹/文 谢天涯/摄 文字编辑 谢文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