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司马氏篡魏却被很多人骂(曹魏时期司马氏三次平叛)

曹魏末年,司马氏掌握魏国的军政大权,渐有篡逆之意,引起了亲魏派的不满。接近东吴的淮南地区,士马强盛,边境多务,成了反叛的多发地带。短短几年内,便发生了王淩、毋丘俭、诸易诞等人的反叛,今周口一带成双方争战的关键地区。司马氏3次挂帅出征,到此平定叛乱。

魏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淩在寿春举兵反对司马氏。司马懿亲自统率中军从水道讨伐王淩,并下令赦免王淩罪过,令王淩之子王广写书告谕王淩,诱其投降。司马氏大军进抵白尺堰(今沈丘槐店东北35里处),王淩自知势穷力孤,不得不乘船迎司马懿。司马懿进至丘头(今沈丘新安集东),王淩面缚请罪,司马懿派人解其缚,慰劳之,继又派步骑600人送王淩到洛阳,王淩知难幸免,至项(今沈丘县槐店镇西)饮药自尽。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毋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声讨司马师。毋丘俭派使者联络镇南将军诸葛诞和衮州刺史邓艾共同谋反。邓艾一向为司马氏所器重,诸葛诞虽然对司马氏有所不满,但和文钦的关系更为恶劣,毋丘俭派去的使者被两人斩首。毋丘俭、文钦联络不到盟友,便将老弱病残留在寿春,自率五六万精锐人马渡淮河驻扎于项。毋丘俭在项县城内坚守,文钦则在城外游动。

为何司马氏篡魏却被很多人骂(曹魏时期司马氏三次平叛)(1)

司马师像

司马师听说淮南再度反叛,召集众臣商议。这时,司马师刚割除眼瘤,病势甚重,卧息在床。朝臣都说大将军贵体欠安,还是让太尉司马孚挂帅出征为好。只有王肃、傅嘏、钟会等人认为毋丘俭、文钦兵力强劲,劝司马师奋力亲征,以免不测。病榻上的司马师认为事关重大,奋然而起,将洛阳朝政委托给弟弟司马昭,亲统中军10余万人东征讨伐毋丘俭、文钦。司与师以傅嘏、钟会为帐中智囊,“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郊”(《晋书•景帝纪》)。司马师路过许昌时,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监军,统领许昌人马作前锋。兖州刺史邓艾、征南大将军王昶分率兖、荆诸军向项县两翼迂回。

王基告诉司马师此行必胜无疑:“淮南的兵将民众没有人愿意反叛,只不过是在毋丘俭刺刀下被劫持而已。大军长驱直入,他们势必土崩瓦解。”司马师同意让他进兵;又有人说叛军锋芒毕露,劝他效仿当年周亚夫平定吴楚坚壁清野,派人命令王基停止前进。王基力排众议:“毋丘俭等人有五六万人马,完全可以举兵深人。之所以龟缩缩在项县,因为内部人心不稳。如果我们停止不前,给他们一个怯懦的印象,他们内部那些对他们不满的人反而不能揭竿而起。旷日持久之下、难道东吴就不会趁火打劫吗?淮南一旦不保,中原震动,是国家大患啊。我军宜速进占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估计足够保障我军兵40天的粮食。这样既有粮食作补充,又成就先声夺人之势,乃成败的关键”(《三国志•王基传》)。他三番五次的建议,终于打动了司马师。司马师于是率大军南进。

次月,司马师到达隐桥(今周口市西西),毋丘俭部将史招、李续相继投降。王基看到司马师动作迟缓,再次建议,“放着南顿这样的粮仓不争,却靠后方运粮,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司马师看到自己的大军还没有到齐,下不了决心。王基不愿错过战机,当机立断:“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彼得则利,我得亦利,是谓争城,南顿是也。”(《三国志•王基传》)王基当即进据南顿。毋丘俭等亦认为南顿重要,从项来争,行10余里,闻悉王基先到,只好返保项城。

为何司马氏篡魏却被很多人骂(曹魏时期司马氏三次平叛)(2)

魏将邓艾

魏国发生动乱,正如王基所预料的东吴趁火打劫。不久,东吴丞相孙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进袭寿春。司马师诸军挖堑筑垒,以待青、徐、衮诸军集结。众将要求攻项,司马师不同意,说:“诸君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且俭、钦欲蹈纵横之迹,习仪秦之说,谓远近必应。而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绩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日俭等欺逛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也。”(《晋书•景帝纪》)司马师遂命令诸葛诞率豫州人马渡安风津(今安徽霍丘县北)进逼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插至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宋县(今安徽太和县北70里处),切断他们回寿春的归路,司马师则屯扎汝阳指挥。毋丘俭、文钦进无据点,退恐寿春被袭,无计可施。诸将家皆在北方,众心涣散,投降者不断,只有淮南近附靠的农民为之所用。

邓艾斩杀毋丘俭的使者后,立刻带领1万多人兼程南下,占据了战略要地乐嘉城(今商水县东北平店乡李岗),建造浮桥,等候司马师大军的到来。司马师令邓艾示弱诱敌,毋丘俭中计,派文钦前往争夺乐嘉。王基得知毋丘俭军力分散,乘机进攻项县。司马师带大军从汝阳前往驰援乐嘉。文钦到达乐嘉,见司马师到来,知道中计,惊慌失措。他年仅18岁的儿子文鸯初生牛犊不畏虎:“趁他们立足未稳,请登城鼓噪,半夜突击可大破其军。”文钦父子分兵两路,夜里夹攻司马师大军。文鸯率壮士突然冲进了司马师大营,鼓噪而进,司马师无所防备,听到军营遭袭,心中大惊,刚割眼瘤的眼珠迸出眼眶。司马师恐军兵知晓,影响士气,就用被子蒙住,疼痛难耐,他就咬着被头而忍,被头皆咬烂,左右将士无人知晓。(《晋书•景帝纪》记载:“初,帝日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

文鸯率部击鼓第三次进攻,文钦未能接应,准备退却率军东去。司马师对将说:“文钦逃走了。”命令派精锐部队追击。诸将都说:"文钦是个老将,文鸯年轻有锐气,率军攻入我军内部,没有失利,一定不会逃走。”司马师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鸯三鼓,钦不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晋书•景帝纪》)文钦想逃走,文鸯说:“不先挫败他们的锐势,不能退啊。”于是与10余骁骑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引军而去。邓艾率军追道到丘头(今沈丘新安集东),文钦父子逃奔吴国,降于吴丞相孙峻。毋丘俭获悉文钦溃败,自知不保,弃众而逃,也兵败于丘头,在逃奔途中于安风津被杀。寿春守军四散,诸葛诞进而据之。司马师班师回到许昌,病卒,时年48岁。

为何司马氏篡魏却被很多人骂(曹魏时期司马氏三次平叛)(3)

甘露二年(257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准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听到诸葛诞反叛的消息,当即明白这个诸葛诞是看着毋丘俭因轻率而覆灭的,肯定早有预谋,并一定会向东吴求援。为此,他不敢轻敌,倾全国之兵,挟持魏帝曹髦、郭太后御驾亲征。六月二十五日,曹髦、郭太后抵达项县。司马昭到项县后留下曹髦、郭太后,亲率各地人马26万进兵丘头。8个月后击败诸葛诞,平定叛乱。甘露三年(258年)五月,魏帝命改丘头曰武丘,以旌武功。(《晋书•文帝纪》记载:甘露二年“秋七月,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征兵青、徐、荆、豫,分取关中游军,皆会淮北。师次于项,假廷尉何顿节,使淮南,宣慰将士,申明逆顺,示以诛赏。甲戌,帝进军丘头。……二年……夏四月,归于京师,魏帝命改丘头日武丘,以旌武功。”又据《三国志•诸葛诞传》:诸葛诞举兵反,“大将军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大将军屯丘头。使基及安东将军陈塞等四面合围……又使监军石苞、衮州刺史州泰等,简锐卒为游军,备外寇。”《三国志•王基传》亦载:“大将军司马文王进屯丘头,分部围守,各有所统。基督城东、城南二十六军。”)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沈丘县载:“武丘在县东六十里。本名丘头。《水经注》:丘头南枕颍水。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击王凌于寿春,至丘头,凌面缚请降,因称武丘。甘露二年,诸葛诞据寿春讨司马昭,昭督诸军进屯丘头。胡氏云:是役也,昭改丘头为武丘,以旌武功云。”

为何司马氏篡魏却被很多人骂(曹魏时期司马氏三次平叛)(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