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

宗气,是由经脾胃消化、吸收而来的水谷精微之气与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向下赖肺之肃降而蓄于丹田(下气海),并注人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因此,宗气为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气。实际上,宗气是合营卫二气而成的。所以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1)

何以知宗气的组成有水谷精微?

从《灵枢·邪客》所说的“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与《灵枢·五味》所说的:“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两段经文中都指出了水谷精微之气聚集胸中,构成宗气。

何以知宗气的组成有吸入的清气——天阳气?

从以下三段文字中可以得知:

①《灵枢·五味》说:“(宗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②《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 胸中,出于喉咙”。

③《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铨》说:“《灵枢·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所谓天地之精气常出三入一者, 盖谓吸入之气虽与胸中不相通,实能隔肺膜透过四分之一以养胸中大气,其余三分仍然吐出,即换出胸中浑浊之气,此气理之妙用也。”

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2)

宗气在人体中有何作用?

宗气在入体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其重要程度居人体诸气之首。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说:“人体有宗气、营气、卫气、中气、胃气、冲和之气、上升之气,而宗气尤为主。”宗气在人体的作用有二:

①助肺脏行呼吸,贯心脉行气血。

②与视、听、言、动各种机能活动密切相关。

助肺脏行呼吸,贯心脉行气血。这一类作用为《内经》所记载,如《灵枢·邪客》所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论》所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和脉象状况,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宗气不足,常用补益心肺之品治之。

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3)

为何说与视、听、言、动各种机能话动密切相关?

这一类作用的有关记载散见于后世医学家的著作中,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载有:“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能也……宗气不到则痿痹而不用。

孙一奎《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也说“宗气者,为言气之宗主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为呼,肾得之而为吸,营得之而营于中,卫得之而卫于外”。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脑贫血痿废治法》载有:“《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夫上气者何?胸中大气也。其气能主宰全身,斡施胸部,流通血脉。”

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4)

“大气”是否为宗气的别名?

该词首见于《类经·气味类二》:“大气,宗气也。”关于宗气别名大气的来历,张锡纯作了推求,他将《灵枢·邪客》篇所记载的:“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与《灵枢·五味》篇所记载的:“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进行了比较之后说:“现此节经文,谓宗气亦积于胸中,则宗气即为大气,不待诠解,凡与五味篇同为伯高之言,非言出两人或有异同。”(《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气铨》)

另外,宗气还有另一个别名是“动气”,见于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宗气者,动气也。”

人体根本之气是是什么(一文搞懂人体的诸气之首)(5)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