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原创散文(当代散文雨后)

文/傅华

雨后原创散文(当代散文雨后)(1)

周末今年第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宿,早晨起来,微风习习,阳光明媚。抬头看一眼美玉般剔透,澄澈如洗的蓝色天空,听几声长调般悠扬的鸟鸣,心情格外美好。于是兴起,便来到校园里走一遭。感受一下初秋的丝丝凉意,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在一番吐故纳新的惬意里,去品味一下校园里特有的那份草木芬芳的诗意。

一个人悠闲漫步在寂静的校园,便也惊喜地发现,那些暑假前曾经熟悉且各自孤立而彼此多情的草木,是率性而作的一首首小诗,更是天然自成的一阙阙词。最大气而洋洋洒洒般尽兴挥就的,是分列甬路两边高大巍峨的法桐树,彼此伸出长长的枝条,将宽阔的甬路罩了个严严严实实,形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林荫大道。行走其间,一份厚重的岁月的沧桑感,充溢期间,令你浮想联翩。两列齐整的槐,身形挺拔,姿态华美。一出口,便对仗工整。那绿,也是浓墨。重彩,浑然天成。绿得含意深远,绿得韵味实足。风霜雨露,凝结其中;日月光华,暗含于内。在这苍茫的尘世间,那槐,绿得淋漓尽致,绿得荡气回肠。

初阳东升的清晨,晚风微扬的黄昏。琅琅的书声,在槐树底下轻轻扬扬地飘荡。那槐,沐浴着晨光。亦或,凝望着夕阳。在风里,抖动着密密匝匝的绿叶,吟诵成优美绝妙的诗行。西北多风沙,小镇少绿树。这两列槐,成了学校最醒目的招牌,凝结了无以言明的精气神。书写着大气磅礴的生命,寄寓着含意深刻的象征

雨后原创散文(当代散文雨后)(2)

相距不远的草坪里,散落着青绿的矮松,是那乐府民歌吧。可是,无需风吹,那连结成片的荒草,以更低矮的姿态,匍匐在矮松的脚下。做了必不可少的注解,起着妙不可言的烘托。那松,也便绿得有了层次,绿得有了古意。简约而不旁杂,独立而不落寞。像超然世外心境淡泊的雅士,吟唱着低回悠扬的民歌。

厕所前,台阶间,很长的一段土坡上,错落地栽种着数行高低不齐的榆树和沙枣。那榆树张牙舞爪,那枣树未闻其香。待到细看,榆叶袖珍,却不见得小巧;枣叶繁密,也看不出绿意。长得不知所云,是那言辞美妙而乱无章法的蒙眬派。只能观形貌,不可品神韵。不过,操场边倒是有一棵高大的沙枣树。夏风若微扬,则暗香浮动;秋阳若高照,则风姿曼妙。最可喜的是,挂着一串串又红又大的沙枣。摘下来,送入口。便有淡淡的甜,亦有微微的涩。当真是乡土味极浓厚的抒情诗,言之有物,情真质朴。

许是天地造化,或是无意之举。电教室前,梅形花园,三棵披头槐下,竟然摇曳着数朵姿态各异的花。那淡然脱俗、清静优雅的,是格桑花。或粉或紫,浓淡相宜。花虽数瓣却风姿飒然,枝干纤弱而柔韧无比。那花,在狗尾巴草的招摇里,颇有几份淡定的禅意。有着牡丹之貌而兼具海棠之色的,是乡间极常见的花,普遍称之为熟七。只不过,与牡丹相比,身形略显单薄;与海棠相比,花色稍显浅淡。虽如此,却自有乡下女子的淳朴厚道,亦算可观。若俯身细视,那杂草间,居然有一小朵淡雅的野菊花。花,是玲珑的;色,是明丽的。一丛绿草衬着一朵黄花,自然随意的,便独有一种隐逸之气了。这一方狭小却丰富的空间,是一首平仄有味的长短句。细细品之,令人唇齿生香,回味无穷。

雨后原创散文(当代散文雨后)(3)

通往教学楼的一条水泥小道,两边是红砖黄瓦的平房教室。小道旁,也栽着两列国槐,却是瘦削而单调。绕槐生长的,是修剪齐整的矮榆。似是信笔涂鸦之作,随性抹了几下。歌不成歌,调不成调。但那一高一低却俯仰生姿,更有一疏一密相映成趣。如此看来,倒是妙手偶得,亦有韵味,暗含其里。

行走在各具风格的草木间,心里便有了浓郁的诗味。想起晏殊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放眼四顾,如今,已是北雁南归的季节,早已不见花落满地的景致。可是,在这净土般芬芳四溢的校园,能够赏得一树浓绿,能够品得一花,淡香,也是难言之美妙!平淡的生活里,用优雅的情怀学会欣赏。即使普通的草木,亦会拥有不俗的诗意。你若不信,且请驻足。看那隐在院角的树,看那藏在叶底的花。是不是有一种天然的灵气,也深深地吸引了你!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