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盲审主要是审核什么(盲审专家最看重什么)

论文盲审主要是审核什么(盲审专家最看重什么)(1)

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

外审: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由于专家和导师关系一般不错,都能通过。

最新的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论文能够达到外审标准的比例是93%,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是87%,博士研究生的比例是75%。本科生毕业论文外审通过率是90%,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是73%,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是55%。也就是说,对博士研究生来说,每两个送外审的毕业论文里,就会有一个被pass掉!

所以,外审是毕业论文能否顺利通过的重要一关。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外审顺利通过呢?

今天给大家讲讲,外审专家最看重送审论文的哪些基本要素。

所谓毕业论文的好与坏,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也读过1000篇以上的名校博士毕业论文,一篇毕业论文放到你面前,基本上3分钟以内就能有定论,更不用说那些本身理论素养很高,且阅论文无数的外审专家了!

所以,送外审之前,一定要把最基本的几点做足功夫。

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通常发生在获得研究结论之后,即研究者通过实验等手段获得新的研究发现或发明之后,再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加以陈述。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通常与研究过程具有相对同步性,亦即研究者往往是在写作过程中推进研究逐步深人,并最终获得研究发现或发明,形成研究结论。不过,无论是自然科学抑或社会科学,无论是哪个专业,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研究,判断其学术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和普适的。

简单来说,就是“原创性”“学术性”和“科学性”。

论文原创性

原创性是衡量某篇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

原创性是指学术论文所展现的是原始的、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

(1)发现了一个未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体现了研究选题及研究结论的创新;

(2)解决了一个既往研究没有解决的已知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这体现了研究结论的创新;

论文学术性

学术性是指学术论文能运用专业术语合乎逻辑地、深人系统地展示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的学术性主要包括:

(1)本论文使用了专业性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而非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恰当地应用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工具(理论、方法和技术);

(2)本论文不是简单地描述事实、罗列现象或堆砌材料,而是对事实或材料加以抽象、概括和提炼,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将这些事实或材料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认识。可见,缺乏学术性的论文或者运用了非专业性的语言和缺少理论分析工具,或者对研究对象的理论提升欠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发现了一个既往研究成果没有关注到的新问题,并对这个新问题的重要性做了深人论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这体现了研究选题的创新;

(4)虽然某个问题已被既往的研究成果所解决,但本论文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明材料或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体现了研究材料或研究方法的创新。

论文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学术论文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和论文本身的正确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包括:

(1)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即发现和(或)解决的问题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2)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即对那些可检验的观点(结论)而言,要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那些不可检验的观点(结论)而言,要具有逻辑上的自洽性(自圆其说,自成一家之言)。

(3)论证的正确性,即论证的逻辑是合理的,事实论据是真实可靠的,理论论据是正确的和有说服力的。

(4)表述的正确性,即概念清晰、用词准确、语句流畅、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5)格式的正确性,即书写格式符合相关的标准。

上面讲得这三点,是每一位外审专家共同的标杆,也是最基本的标尺,所以,一定要吃透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