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孩子该具备的能力(13岁前必须帮孩子培养的3个好习惯)

十三岁孩子该具备的能力(13岁前必须帮孩子培养的3个好习惯)(1)

文:娻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可以助一个人成才,而坏习惯会将人送入地狱。

所以,比起财富,父母最该传给孩子的是习惯。

1、独立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家中的大人都把孩子含在嘴里,生怕孩子会受伤。

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的独立能力,阻止孩子成长。

家长真正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育儿路上也省心不少,孩子长大才会更加出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需要做到:

●让孩子力参与劳动:平日里一些家务活可以安排给孩子完成,比如:擦桌子、拖地、叠衣服、收拾房间、叠被子、收拾书包等。只有让孩子亲自参与到劳动中来,孩子才懂得父母的辛苦。

●拒绝做孩子的教练: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少家长习惯做教练,孩子做错事情,立马纠正错误,孩子都没有思考的空间。其实,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在旁边引导,让孩子独立思考去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就不会形成依赖性。

●鼓励孩子发言:作为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主动发言,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贵在坚持,还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孩子的独立能力就会越来越好,长大后才会越来越出息。

十三岁孩子该具备的能力(13岁前必须帮孩子培养的3个好习惯)(2)

2、遵守时间的习惯

同事的女儿今年5岁了,聪明可爱,人见人爱,唯一不足就是时间观念非常差。

同事吐槽说:每天晚上8点让她去洗澡,结果她收拾个玩具都能拖到9点。早上起床,洗漱穿衣也是慢吞吞的,上课也总是爱迟到。

同事说,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以后长大后该怎么办啊?

是的,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没有时间观念带来的影响跟危害是非常大的。

记得,麦当娜被称之为“迟到天后”。

因为开演唱会经常迟到,导致不少歌迷都退票,不为她买单。

其实,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以后在社会上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因此,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给孩子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规矩,比如:做作业、吃饭、玩手机、整理玩具、打扫卫生、洗漱等,都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促使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陪孩子玩时间游戏:与孩子玩一些赛跑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父母的榜样: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有些家长做事情喜欢拖拉,效率低,长久下去,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由此可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榜样太重要了,想要孩子守时,那么就先要有个守时的父母。

通过指导,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这便是给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十三岁孩子该具备的能力(13岁前必须帮孩子培养的3个好习惯)(3)

3、热爱阅读的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一件令人受益终生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越早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以后成长是有利的。

但是,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爱阅读的,这也让无数父母操碎了心,那么,到底怎样去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呢?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想让孩子热爱阅读,那么家长就要起到带头作用,常看书,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机、看电视。

●阅读环境:家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安置书架,让孩子随时都能摸得着书,这也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购买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很多家长都会强迫孩子去看一些书籍,反而,孩子只会越来越反感。在初期阶段,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只要孩子喜欢看,内容是合法的,家长应该支持。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特别好:“阅读,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理性、平和、乐观,“除了读书,别无他法”。

如果你家孩子目前还没有养成这些好习惯,那么,请家长也不要着急,从现在开始,逼孩子养成这3个好习惯,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