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隆重举行)

10月11日,为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中共朝阳市委员会、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隆重举行。

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华,辽宁省政府副省长郝春荣,中共朝阳市委书记张淑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等嘉宾学者齐聚牛河梁。重点围绕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红山时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为红山文化发掘研究阐释工作提供指引。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隆重举行)(1)

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

辽宁省政府副省长郝春荣向各位专家学者对于红山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阐释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表示,红山文化对于丰富完善中华文明起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红山文化的核心区,牛河梁遗址从发现之初就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密切联系起来,开启了从一枝独秀到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模式。牛河梁的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对5000年前中华文明特征的认识,也为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隆重举行)(2)

辽宁省政府副省长郝春荣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牛河梁遗址的发现推动了对中华民族起源的讨论和认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的出版,为考古报告的出版树立了一个标杆。2021年是牛河梁考古工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转折,红山文化的研究将打破地域、学科的限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牛河梁放在红山文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进一步研究文明起源的动力和途径,在更广阔的历史进程中认识牛河梁遗址,牛河梁的考古工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隆重举行)(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致辞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40周年。牛河梁遗址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组成地点最多、出土遗存最丰富、学术价值最高的红山文化遗址群。遗址中发现的红山文化坛、庙、冢及出土的精美玉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牛河梁也由此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考古圣地,被誉为“中华5000年文明的曙光”。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