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时间问题,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不同地方的日期换算问题,另一部分是包括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地方时和区时问题。一直是重点难点,也是多数文科考生失分的知识点。细思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没有抓住关键性的知识。运用三种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解决时间问题。

一、数轴模式(如下图)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1)

由上图可以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总是早于西边。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即为全区共同使用的区时。

日期的计算即可参照数轴模式进行,步骤如下:

第一步,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若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 1。东经度计算出的时区为东时区,西经度计算出的时区为西时区。例如,某地的经度是93°E,其时区数为:93÷15°=6…3,故该地属于东六区;北京的经度是116°E,其时区数为:116°÷15°=7…11,故北京属于东八区;而93°W属于西六区。所求出的时区数标在数轴上。

第二步:计算两地时差,可规定东时区为正数,西时区为负数,中时区为零点,两地时区数差值即为时差。例如,东八区和西八区之间相差16个时差[ 8-(-8)];东八区和东六区之间相差2个时差[ 8-( 6)=2]。

第三步,若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即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 ”;若位于西侧,则取“-”。

第四步,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

利用数轴模式,不考虑时间和日期是向东推算还是向西推算,不考虑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使得理解难度大大降低。

例题1,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6月22日12时,从夜色朦胧的某机场(58°)起飞,经18小时抵达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

⑴起飞地点和北京各是什么时间?(区时)

⑵飞机场的地方时是什么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6月22日12时,起飞时夜色朦胧,此机场位于南极圈内,根据两地的经度条件,可画出数轴如下:

第一步,计算出当地的时区:58°W÷15°=3…13,属于西四区。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2)

第二步,计算时差:东八区和西四区相差[ 8-(-4)=12]个时差。

第三步,计算日期,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 ”,所以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时12点 12小时 18小时=6月23日18点;飞机到达时起机场的区时=起飞时的时间 飞机飞行的时间,即6月22日12点 18=6月23日6点。

飞机场在西四区,而西四区的中央经线是4×15°=60°W,飞机场的与西四区中央经线相差的时间为:(60°-58°)×4′=8′,则飞机到达时飞机场的地方时为:6月23日6时 8分=6月23日6时8分。

二、日界线模式:

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固定界线,即由于地球上两点东西方向的相对性,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所以人为规定理论上把180°经线当作日界线(实际的日界线并非直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吻合),位于180°经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日期为世界上最西最晚的时区,180°经线西侧的东十二区为世界上最东最早的时区。也就是说,从东十二区向东跨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跨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另一条是自然变动界线,即地方时为0点(或24点)的经线。 这两条日期界线,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日界线有两幅模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3)

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关键要判断出以下几点:⑴地球自转的方向;⑵由东向西或者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时刻不变,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⑶在图2中国际日期变更线按理论值180°计算。⑷在图2中时间的推算既可以向东推算(每向东一个时区,加一小时)也可以向西推算(每向西一个时区,减一个小时),结果完全相同。

例题2,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轮船,从12月30日(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期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解析,根据日界线模式图中的图1,此题有三种情况:一、轮船于12月30日12时自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减去一天,航行中花了5分钟,所以所在地点的区时是12月29日12时5分;二、轮船于12月30日12时自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航行中花了5分钟,所以所在地点的区时是12月31日12时5分;三、轮船于12月30日12时,不论向东还是向西越过180°经线,但没有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时间仍然是12月30日,轮船航行化了5分钟,所以所在地点的区时是12月30日12时5分,ACD符合答案。运用日界线模式图,很逻辑地解决这一类问题。

还有两类题目,运用模式图2很容易获得正确答案,分别以例题3和例题4加以说明。

例题3,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表示3月21日。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4)

1.SA的经度是

2.SA、SB的地方时是

3.北京时间是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依照日界线模式图2,判断出人为固定日界线和动态自然日界线。根据题意,由于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日照图,所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加上阴影区表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日期减去一天,可以推知SB为180°经线,SA为60°W,即SB为人为固定界线,SA为自然动态界线。因此,SA的地方时为3月21日24时或3月22日0时;SB的地方时为3月21日16时。北京时间与SA之间相差12小时,所以北京时间是3月22日12时。

例题4,读“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5)

A.等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解析:根据题意,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且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此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同时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60°W),所以判断出60°W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12月22日12时,根据模式图2,同A点属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从180°经线向东到120°E经线,即300个经度,占全球的300°/360°=5/6>3/4。答案为D

三、晨昏线模式(如图3)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有两个特点,一是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的判读规律是:(1)晨昏线(圈)是晨线和昏线构成的一个近似圆的圆圈。不管是晨线或昏线,只能是孤,而不是直线;⑵在光照图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晨线是黑夜结束和白天开始的分界线,位于昼半球的西部边缘;昏线是白天结束和黑夜开始分界线,位于昼半球的东部边缘。所以上图中弧AB是昏线;(3)各经线地方时的判定可以有三个切入点,一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二是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8点,三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然后再根据每15度1小时或每1度4分钟,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例如:图中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为22点。

时间问题秒杀公式(解决时间计算问题)(6)

在做具体题目时,要灵活运用三种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