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

道光皇帝驾崩,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曾国藩巧“拍马屁”借机上位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1)

在清朝众多名臣中,要论聪明那真的是多不胜数。但论“笨”,我想非曾国藩莫属。从屡试不中到十年七次升迁,这其中的为官之道着实令人佩服。

官场如职场,在才干第一的前提下,还需要一些小心思才能平步青云。比如说话技巧,为人处事原则和一些“阿谀奉承”的拍马屁。在道光皇帝驾崩后,曾国藩为了讨得新皇帝咸丰的欢心,也用了“拍马屁”这招成功上位。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曾国藩面对这次“领导”上任的三把火,他如何平稳渡过,并且让新君刮目相看呢?或许通过这件事可以明白曾国藩十年七迁的一些端倪!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2)

曾国藩非凡马屁,一奏折完美解决咸丰尴尬难题,十年七迁并非运气

话说在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在临死时候有遗诏传出,大概意思就是说自己害的大清在鸦片战争中惨败,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治国安邦无良策,守疆拓土尚不行。要求自己死后不进太庙,不进行郊配。所谓郊配,就是在皇帝祭天时候,自己灵位跟着其他列祖列宗一起拜祭。

看到这个遗诏,朝野震动,做皇帝到这份上也算是对自己最大的处罚了。咸丰皇帝此刻却左右为难。一来如果遵从先皇遗诏,那道光的颜面就彻底扫尽,如果不遵从,那做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违抗父亲的遗诏,就是不孝。于是召开群臣会议,讨论一下该如何做才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3)

朝中大臣为了迎合“忠君爱国”之意,纷纷说先帝威加于四海,廓清寰宇,扫平荡寇...等等这些溜须拍马的话,反正总的意思就是道光皇帝是太谦虚,必须进太庙,去郊配。

作为彼时的礼部侍郎,看到这样的意见曾国藩应该很高兴,因为意见统一来,写一份申明就可以。曾国藩一反常态,考虑几天后写了一份建议书:先帝的遗诏,一部分要遵守,一部分则不需要。可以不郊配,但是必须进太庙。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4)

三条论点,有理有据

咸丰皇帝成功被曾国藩的意见吸引,马上问他为什么,曾国藩说:自古以来,皇帝死后进太庙是天经地义的事,先皇作为天子,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进太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有关天意,大清岂可逆天而行?所以必须进太庙。

但郊配可以按照先皇的意思。

因为首先从历朝历代看,祭祀的礼法随着时代发展早就所有更改,就算先帝不郊配也说得通。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5)

再者,去郊配就要在天坛上。大清江山万万年,以后的皇帝会越来越多,先帝这样做目的就是不想为了这个再劳民伤财兴建天坛,同时也给后面皇帝留位置。这是深明大义的做法,具有长远的眼光,是一个明君的作风。

最后,还将不郊配事情上升到咸丰对道光孝顺的层面。先帝说了不郊配,咸丰遵守先帝的遗诏,就是孝子的典范,我们都应该学习。而且曾经康熙皇帝将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埋在一起,按照规矩是要和太宗皇帝埋在一起,但是康熙也是重视孝道,就按照孝庄太后的意思做了。先祖尚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模仿呢?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6)

道光皇帝之所以说自己配不上郊配,是对自己祖宗的尊敬而自谦的表现,这才是千古明君的做法。

咸丰皇帝听完,长舒一口气。对于曾国藩的做法表示赞同,大肆夸奖他有才能,不盲目跟风。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觉得曾国藩处理问题逻辑鲜明,遇事有主张,然而不乏拍马屁的行为。道光皇帝说自己不配真的是谦虚?觉得自己真的配不上?还说道光皇帝实际上是怕后世子孙郊配没位置,这简直就是胡扯。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曾国藩有理有据,哪句话说的没道理?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7)

拍马屁,需要有才能,有实际内容

曾国藩也吹嘘道光皇帝,但和其他大臣不一样的是,他吹的有理有据,一切依托符合逻辑的客观事实。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是皇帝就各种胡吹。这其实这职场上也是一样。你在赞美领导时候,一定不能一见面就领导真帅,各种好的词汇堆积过去,这时领导会很厌烦,因为在他们看你就是在拍马屁,非常明显的那种。

换一种说法,领导今天打扮很得体,特别帅,我想谈判对象看到领导这样重视他们,一定会谈判成功。这时候领导就会很高兴,因为你说到了实际内容,就算真的拍马屁,但有内容,领导会借你吉言,遇事成功。曾国藩就是利用这一点,所以要多读书,无论什么奉承的话,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8)

拍马屁的同时要帮领导找解决办法

一直说领导这样好,那样好,多了真的会让人厌烦。咸丰皇帝当然知道自己是孝子,自己父亲是有位皇帝。但是现在问题是怎么解决先皇留下来遗诏的问题。结果那些大臣只会吹嘘,通篇奏折看下来没有实际办法,最后都要皇帝自己定夺。说什么不要违背先皇遗诏啊这些,那岂不是将先皇置于昏君行列?自己变得不孝子?直接又把问题给自己解决,曾国藩的进言既让领导(咸丰)有台阶下,又让先皇遗诏不被违背,两全其美。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9)

所以,拍马屁也是有学问,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夸奖奉承。这才是曾国藩厉害的地方。说到底,“拍马屁”是人际关系中高情商的表现,不管是对领导,还是身边的朋友,恰到好处的赞美往往能在人际关系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国藩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不喜欢,问题得到解决,事情又做得漂亮,还顺带拍了一下前领导和现领导的马屁,领导也舒心,还有面子!

都说曾国藩是半个圣人,近代史上第一完人,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连续七年落榜的落魄书生,到翰林院学士到十年七迁,凭借的就是他高超的为人处事手法和不同一般的做事方法!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10)

一个人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看他对日常小事的处理,看待历史人物也是如此,了解曾国藩最佳的途径是去读他的传记,接近他,了解他!

如果你也对曾国藩感兴趣,为你推荐这套唐浩明版的《曾国藩传》,该书分三部分详实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完整还原了曾国藩的一生!作者以详实的资料和雄辩有力的分析,加上新颖的观点和开阔的视野,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该作品获得《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称号,是关于曾国藩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果你也想学习曾国藩,不妨从他的身边小事着手,看曾国藩如何处理一件件棘手事件,学习曾国藩的非凡处世哲学!#遇见好书#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11)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提意见(为咸丰留下两难遗诏)(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