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1)

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去年底就完成的书稿《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上传到豆瓣阅读平台。现在的阅读平台很发达,可以自己排版,自己上架,签约合同也可以全部在网上完成——在网上,真正做到了出版自由。

经过几年来的尝试,我发现,数字阅读时代,出版纸质书的门槛比以前高多了,除非你是名家,你是大IP,那么出版社会抢着出版你的纸质书。而出版电子书,即使是和出版机构合作,即使定价,最后的稿费也是少得可怜,原因还是因为你不是大IP。所以我决定尝试自己上传作品,设置免费阅读。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阅读这部有296页的电子书,这也是我的电影随笔精选。可以通过豆瓣阅读网页版登陆或者豆瓣阅读手机端登陆,阅读后,欢迎打分,点评,转发。因为只有达到足够的阅读量和评分,才会显示分数。

如果下载豆瓣阅读手机端,阅读效果应该更佳。

read.douban/author/63762330/


《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自序:电影就是人生

我想,我应该,也需要为自己的观影生涯写一本书。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微博微信头像是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里的小男孩托托,我觉得这个小男孩很像小时候的自己,不光黑黑的皮肤比较像,泡在电影院里的经历也比较像。

如果要列最喜爱的电影排名,《天堂电影院》无疑会排进我的前十。当我看着这部电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家乡三门电影院那个庞大的礼堂式影院里,上下两层楼,带靠背的硬座椅,人们如痴如醉地紧盯着顶天立地的大银幕,那个场景,多么像《天堂电影院》啊。那时妈妈带着我和姐姐观看电影,成了周末晚上唯一的消遣,电影票只要一两毛,有的还要开后门,有些“黄色”的电影妈妈还不允许看,其实只是接吻或拥抱。最厉害的,可能就是托尔斯泰名著改编的《复活》,听说玛丝洛娃露了上半身,那还是听已经长大了的被妈妈允许可以看这部电影的姐姐说的。那时我清楚地记得,被妈妈列入像我这样大的孩子观看禁片的有《啊,野麦岭》《复活》。这就像《天堂电影院》里被剪掉无数接吻镜头的场景,只是我不像结尾的托托,还可以看到阿尔弗莱为他保存的一帧帧被剪的片段。

看电影就这样成为我的一大爱好,在我40多岁的生命中,看电影没有中断过。走出三门后,我到天津读大学,每个周末几乎都会和室友去丁字沽本溪路电影院看电影,或者看录像。学校里有贴出看电影的预告,也不会错过,90年代的很多电影都是那时候看的,《纵横四海》《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话》等大量港片都是那个时期看的。

毕业分配到杭州以后,那时的三楼住着一大群天南海北分配到娃哈哈的大学毕业生,大家住集体宿舍,经常结伴去平海路的一家放映外国碟片的录像厅看国外经典影片。那时他们做了一本小小的黄色封皮小册子,上面写着每周放映的片子,票价似乎是5元一部。我们那时候下了班没事干,便经常来这里看,在《纯真年代》《碧血黄沙》《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走出非洲》《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等大量国外经典电影中度过青春时光。

那时候我在市场部,经常去外地出差。电影院放映什么电影,我在出差的时候就去看,记得张艺谋90年代的几部《有话好好说》《菊豆》《秋菊打官司》等,我都是在出差时看的。有时候路边走着走着,看到电影院,便会眼睛发亮。

1998年,在当时的新华路电影院看了《泰坦尼克》后,我便去北漂。北京那时还没有形成多厅式影院,在北京展览馆、科苑剧场,看过《狮子王》《永失我爱》《致命诱惑》《桃色交易》等片子。科苑剧场在公主坟附近,也经常放一些外国影片,我经常会在夜晚骑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去看电影,看完再骑回到永定路16号的单位。有个学长在不远处的大院里读研究生,邀请我过去看《红樱桃》,我便兴冲冲地和同事骑车过去,再骑车回来,那是在北京寒冷的冬夜,青春的年纪乐此不疲的事。

终于回到杭州了。做起了某影视报的记者,就此影视娱乐报道成了我的职业。电影,电视,歌手,演出,作家,艺术家,十多年里没有中断过。尽管在时代的变化下,报纸一改再改,一变再变,从影视报到都市生活报,从时尚报到艺术报,有些领域我在报纸转型后就没有再去涉及,但电影的报道几乎没有中断过。

看电影的时间里,写过韩国电影的书籍《韩碟》,写的影评多次被新浪博客推荐,后来博客衰微,又转到头条,也在一些影视微信号上发表过影评。博客“爱如少年”经过十年的积累,阅读量已达100多万,头条号阅读量达80多万,其中坚持最久、写得最多的文章还是电影。

我决定把这些电影随笔作一次精选,来纪念40多年的观影生涯。

写了那么多文章,怎么选呢?筛选再三,我决定以豆瓣高分电影为主,有些电影不一定是高分,但网上发表时获得不少关注和阅读量,我也收录进来。这些电影,大多是充满温暖和爱的光芒,这既是我的观影爱好,也是区别于其他电影笔记不同的地方。也有一些电影,是我带着孩子一起看的,其实是两代人的视角,也是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电影。在不经意间,我记录了自己和孩子的对话,也记录了观影生涯中各自的成长。

戈达尔有一句话:“现实是一部没有拍好的电影。”我们热爱电影,记录电影,是因为电影和生活并不是割裂的。电影就是人生,人生也是电影。

娄晓阳

2018年11月14日凌晨

2019年5月5日修改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2)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3)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4)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5)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6)

豆瓣电影入口(电影笔记精选天堂电影院)(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