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宏观经济(万物根源皆经济)


怎么看待宏观经济(万物根源皆经济)(1)


宏观经济学可以说是整个经济学中最重要以及最基础一环,涉及整体经济的运作原理,学会判断宏观经济对我们今后做财务决策、判断经济走势,投资股票等金融市场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宏观经济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是研究经济的繁荣与萧条,大到国家是否应该减税,小到你毕业的时候能否找到工作。所以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从这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研究开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是研究整体经济的科学。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我们用生物学打个比方,宏观经济可以比作研究整个生态圈的学科,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生态圈的构造与变化,而微观经济可以理解为研究细胞学的学科,专门研究微小的个体。


怎么看待宏观经济(万物根源皆经济)(2)


宏观经济也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一百年以前我们还没有经济活动的复杂数据所以当时也没有宏观经济学,如今经济数据无处不在,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在何处以及将要去何方有一致的看法。宏观经济学家根据经济数据、理论模型、历史规律来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向,但归根结底这只是预测。如果你问3个经济学家同样的问题,你很可能得到3个不同的答案。

你可能会问这门“科学”怎么会如此主观?其实宏观经济学并不是传统科学,并不像数学和物理那样最终会有一个精确的解,宏观经济学之所以不精确是因为我们几乎无法去控制所有不同的变量,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属于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而事实证明,有些时候人事很难预料的,牛顿也曾说过,我能精确地计算出天体的运动,但算不出人性的疯狂。对于宏观经济虽然是预测但这也并非说明完全就是瞎猜。

一般来说,研究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制定的目标只有三个:维持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大多数时候,当这3个目标达成时社会非常稳定,人们生活很幸福,政治家能继续连任。


怎么看待宏观经济(万物根源皆经济)(3)


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一门很大的学科。自宏观经济学诞生开始无数经济学家投入到其研究中。其中最有名的是凯恩斯。当前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凯恩斯的理论对经济做适当的干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各国纷纷采取了宽松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大幅降低利率并开始投放货币流动性,财政政策方面则制定经济刺激计划干预经济运行。

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中国的4万亿经济救市刺激计划。08年次贷危机的震源在美国,所以美国第一时间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经济快速下滑,失业率升高,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在降低利率的同时启动量化宽松,开始印钞向美国财政部购买美国国债投放货币流动性到经济中。后来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并全面爆发,中国开始受到影响,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估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最终这些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都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没有让经济步入萧条阶段,经济增长开始企稳,失业率也在下降,但物价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怎么看待宏观经济(万物根源皆经济)(4)


在这些宽松政策实施后有一点现象很明显,那就是老百姓手中的现金越来越不值钱,物价走高,通货膨胀率抬升。特别是那些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其中上涨最快的就是房地产了,其次是股票和大宗商品。这些年以来大量的房地产投资贡献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当一部分份额,如今房地产严重的泡沫现象跟当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分不开的。

过度的宽松还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房地产、基建等投资,极大的促进了钢铁、水泥等建材产业的发展。但当一个城市完成了基础建设之后,他就不需要在持续的大笔投入资金在基建上了。而建材产业并不能及时的去根据市场作调整。因此,某些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产能过剩。这也是前些年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来纠正产能过剩的问题。

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涉及到政策制定者如何正确地应对金融危机,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居民不会大量失业、物价不会失控,维持经济长期增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