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河湖管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河畅水清堤固)

今年,伊通满族自治县瞄定河湖长制工作,谋定治河新思路,确定重点流域治理保护、高标准建设水生态涵养样板河湖、提升河湖长制基础能力“三步走”治河策略,组织域内各级河湖长着力打好河湖“生态牌”,守好河湖“生命线”,打造人民“幸福河”,收到良好实效。

推进河湖管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河畅水清堤固)(1)

去年,伊通累计投资1.63亿元,稳步推进绿水长廊项目建设,推动河湖“四乱”问题清仓见底,使河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完成农村水环境重点问题治理,基本实现了“五清、一绿、两改”的工作目标;加强河道采砂监管,探索规模化、规范化采砂管理新模式,使全县河湖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今年,伊通紧紧扭住河湖长制这个治水“牛鼻子”,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持续完善河湖长制工作体制机制,瞄定河湖流域治理和水生态涵养,继续提升河湖长制基础能力,各级河湖长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绘就了一幅“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绿色河湖生态画卷。

推进河湖管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河畅水清堤固)(2)

“谋定治河策略,打造幸福河湖。”伊通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聚焦河湖环境整治,持续抓好重点流域治理保护,加大治理力度,提升技术手段,发挥协作机制 ,巩固河长制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同时,高标准建设水生态涵养样板河湖,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伊通河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等8个绿水长廊二期项目高效推进。此外,还要持续提升河湖长制基础能力,完善河湖长制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进民间、企业河湖长的社会共治机制建设,营造共同关心关注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胜章

编辑:马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