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名额怎么来的(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自我们提出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以来,三十多年,我们改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择校名额怎么来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择校名额怎么来的(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择校名额怎么来的

自我们提出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以来,三十多年,我们改了什么?

农村的改革是 “土地承包” 。人民公社时期,地里种什么,怎么种,种的怎么样?是上边说了算。农民种地得到只是集体记得工分 。*种地多赠工分就成了农民的自然选择,和地里打出的粮食没有直接关系。土地一承包,农民有了种地的权利,种什么,怎么种,农民自己说了算。种得怎么样,地里打出的粮食说了算,这才叫改革,它真正改变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应试教育”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考试分数说了算。相应的是考什么,学什么,学得怎么样,考试分数说了算。取得高分数就成为“教”和“学”的自然选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没有了直接关系。如何改变“教”“学”与“考试分数”的关系,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学什么,怎么学,本是学生的权力。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定,这是教师的权力。学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学生自有判断。但这一切,现在,都是“考试分数”说了算,而“考试”是上边说了算。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没有受教育者,教育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教育是为受教育服务的。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 ,教育制度应保护受教育者权利。那么,学生的主要权利是什么呢?就是自主学习的权利。在当前,主要表现在自主选择学校,选择教师,选择学习内容上。但现行的高招制度,学生只有取得高分数,才有了一点选择的余地。义务阶段的划片招生使小学生一入学,就是固定的学校,固定老师,固定的教材。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农村的“土地承包”的改革,把种地的权利还给了农民,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的改革,同样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才会出成效。

不敢触动“高招制度”改革的原因是:它是一个唯一能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虽然不是最好的制度。高校不是免费教育,高校也不抱分配,让高校自主招生,有多大的不公平?有人说,高考是寒门上升的通道。寒门上大学就不要学费了吗?现在上学,能贷款,大学自主招生同样能贷款。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制度能保障教育公平吗?私立学校、学区房、潜在的高价生 不但打破了这种公平,而且助长教育的腐败。

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 ,关乎着家国,民族的未来。招生制度,关乎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不触动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能有成效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