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生及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班级换老师家长有意见)

那些年,没有班级群,父母忙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放学后扎堆一起玩,回到家自己写作业。父母只是在成绩单上签个字,一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与老师鲜有冲突。如今,父母白天忙工作,孩子放学回到家,在家长监督下完成作业。家长们感慨: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每天老师要在班级群里发各种通知,家长要上传各种报备,家长与老师关系密切,又不堪重负……

家校共育之路何去何从?家校社各自的角色定位应在哪里?如何更好协作?今天(5月27日),一场围绕“家校社共育”的主题会上,各方通过寻找新的突破点,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共育,探索新型家校社关系。

【两场“校园风波”引发的思考】

适存小学校长曹永邹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案例:一位“不听话”的家委会主任和一场人事安排风波。

“这位家委会主任是个‘好妈妈’,也是位‘好家长’,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愿参与。但在老师眼里,她称不上是一位好的家委会主任。她经常对学校布置的任务说‘不’,动员家长及协调好家校关系的意愿较低。”当时,曹永邹初到学校任校长时,就有意无意地与她聊教育、聊学校、聊学生,渐渐了解到这位家委会主任其实不简单,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实践力,但她反感学校以“布置工作”的方式开展家校联系。

传统的家校关系有待变革。之后,“老主任”成了“新校长”的座上宾。工作中,曹永邹注重与她平等对话,给予充分尊重,寻求家校间的价值认同。一段时间后,这位主任似乎变了一个人,为学校办学出了很多点子,当年以“节气教育”为主题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从策划到组织再到参与,她的工作主动性大增,她也成为学校一系列家校社共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好主任”。

另一场人事安排风波,缘于学校某班要调整语文老师,但家长意见不小,想办法阻止。学校第一时间得知家长的诉求,予以妥善解决。这两场风波,令曹永邹有了更深的思考:“传统的家校共育还只是停留在形态上的‘共’,远没有达到内涵上的‘共’。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微妙且脆弱,不管是从理念上,还是具体诉求上,存在着家长日益提升对教育的评价意识及高质量教育需求,与学校教育过于专业自信及因循守旧现状的矛盾。”

【家校各教、家校各育,孩子无所适从】

外地一位开跑车的家长接送孩子上学,引发班内其他家长的不满。有家长在班级群内提出,可以买个普通车。这位家长怼回去:不偷不抢,凭什么再买一辆普通车?没想到,他被管理员直接移出家长群;江苏一位家长发的短视频引发热议。这位家长公然表态: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理由很简单,他认为自己承担了部分教师应负的责任。这一话题也引发了老师的议论。有的老师表示,自从有了群,天天都是家长会,没有上下班时间,事无巨细被@,发一条通知会被轰炸式回复……

当下,影响家校社关系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像两个外切圆,孩子就是那个切点,导致‘家校各教、家校各育’,孩子无所适从。而症结在于理念的缺失、意识淡薄、途径的缺乏。”曹永邹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既要泾渭分明,明晰各自教育的边界,又要互相配合,相互合作,唯有家校社协同共育,才能让父母更像父母,老师更像老师,学生才会更像学生。

【开放办学,构建协同育人朋友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一个幸福、完整的人,不断把一个人锻造成更好的人。要锻造出一个更好的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白芸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应当有边界意识,区分责任主体,而责任边界不清普遍表现为学校单方面主导、家长缺位或被动配合、家长过度干涉。心理学博士张骁谨认为,在家校社协同中直面问题和挑战是首要的,必须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的纽带。长宁区新泾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曹瀛毅从社区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为社区青少年营造更美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我并不认为人生是一场跑步比赛,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长跑,更不是比赛,因为人生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向,沿路有不同的风景。”适存小学三年级学生阎靖媛爸爸以培养孩子的跑步习惯为例,分享了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经历。“不论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努力先成为这样的人。”

班级学生及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班级换老师家长有意见)(1)

开放办学,要为家长打开第一扇大门,提高共育效率,还要从机制上变革,对学校家委会组织架构进行重构,确立新的家校社共育运作机制。新制定的《适存小学家委会职能部门职责》增加了4个职能部门,即组织策划部、资源开发部、安全保障部、宣传联络部,“家校共育”工作室应运而生,家长们有了自己办公的地方。家长参与学生晨间锻炼、评价晨间锻炼效果、平安护校等,学校探索并实施“适佳”家校共育课程,通过“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家长课堂”的模式,为每个家庭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幸福密码”。

班级学生及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班级换老师家长有意见)(2)

今天,长宁区图书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上海动物园、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等首批10个适存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授牌。六一儿童节当天,100多位学生将到这些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学校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朋友圈的构建,发挥更优质的社区资源作用,拓宽育人路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构建易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生态。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许沁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学校提供

来源:作者:许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