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元素在身体里的作用(氮元素的作用及表现)

氮元素是生命体的必须元素,是蛋白质、分子核酸、和生物体内各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中被用于制造叶绿素分子,参与光合作用,缺少氮元素的植物会枯萎死亡,虽然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但他们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需要经过微生物转化,铵态氮和硝态氮才能通过植物的根系被吸收,用于构建植物体内的有机分子。

氮元素在身体里的作用(氮元素的作用及表现)(1)

氮含量在植物上的分布 :

1:生育前期叶片大于生育后期叶片。

2:幼嫩器官和种子中含氮量较高,而茎秆含量较低,尤其是老熟的茎秆含量更低。

3:在各个生育期中,作物体内的氮素的分布有不同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茎叶中的氮素基本向籽粒、果实、块根等器官中转移,成熟时大约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等器官。目前常见的三种氮肥: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酰胺态氮也就是我们场说的尿素,那么他们有那些特性呢?

氮元素在身体里的作用(氮元素的作用及表现)(2)

各种氮肥的特性:

硝态氮易溶于水,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所以不用在水田,一般用在旱地,在土壤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反硝化作用,易造成氮流失,硝态氮含氮量较低能,能促进钙、镁、钾等元素的吸收。

铵态氮易溶于水,能被作物根部直接吸收利用,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适宜用在水田,在土壤中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被作物吸收利用,遇到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时胺会变成氨气挥发损失,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浓度太高会对幼苗产生毒害,对钙、镁、钾的吸收有结抗作用。

酰胺态氮(尿素)的含氮量高,含氮量高达46%,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合使用,在土壤中溶解后,大部分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氨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在温度低的季节使用,其肥效会比胺态氮和硝态氮迟缓,所以应适当提前使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氮肥过高的危害:

一,植物生长期间氮素补充太多,容易使果实贪青、晚熟。

二,会让作物的抗寒能力大幅减弱,作物容易出现冻害。

三,会使细胞增长过大、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还有病害的侵 袭

四,会使叶片肥大,易徒长、旺长,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妨碍植物的生殖器官正常发育,推迟植物的成熟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