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

看看下面这组造句,你笑了吗?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1)

这让人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爆红的一个小朋友的造句,句式如下: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李姐姐瘫痪了;

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

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虽然李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孩子你的世界经历了什么?)

后来,发现更猛的孩子写道:

1.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2.李姐姐是那么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3.李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孩子会用关联词造句,只是逻辑不清楚。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搞清楚这些关联词的关系,并知道怎么运用,找出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今天给大家分享语文关联词的运用,弄清后,相信孩子以后考试就不会在这部分出错了。

(1)并列关系:

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2)

(2)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3)

(3)选择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4)

(4)转折关系:

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5)

(5)假设关系:

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6)

(6)条件关系:

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语有: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7)

(7)因果关系:

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

常用关联词语有: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8)

(8)取舍关系:

分句表示两种情况,选取一种,舍弃一种。

关联词语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小学生简单的造句(小学造句常用的9种方法)(9)

(9)承接关系:

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

例: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支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这种句子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用上“先……再……最后……”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