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头能入水(能钻地的核弹头)

核钻地弹是一种能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后爆炸的核炸弹或核弹头。它主要利用核爆炸所产生的地震冲击波和成坑作用,破坏敌方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所等军事目标,也可用于攻击藏在极厚冰层下的敌方潜艇等目标。钻地核爆炸对地下目标的摧毁作用,一般比同等威力的核弹地面爆炸大20~50倍。核钻地弹的弹壳非常坚固,呈整体设计,少有焊缝,到达地面时壳体不会被撞裂,钻地弹就会依靠自身巨大的动能向下钻去,到一定深度后引爆。为避免钻地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烧化弹头,钻地弹弹壳内外都有防热涂层,弹壳内部与装药之间有防热衬垫。内部装置的布放要保证弹的质量中心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确保钻地过程中弹道的稳定。

冷战时期,为防御可能的核袭击,美苏双方都建立了大量地下工事,这些设施建于地下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处,可承受百万吨级氢弹的打击。为摧毁敌方地下设施,美国于上世纪40年代开发了核钻地弹。MK-8是美国第一种核钻地弹,1951年开始服役。它为“枪式”原子弹,直径370毫米,弹长2.9~3.4米,重约1 500千克,爆炸当量2.5~3万吨TNT,可穿透6.7米的钢筋混凝土或27米的硬砂层或37米的黏土层,可由B-45A“龙卷风”轰炸机、AD-4B“空中袭击者”攻击机、AJ“野人”舰载攻击机等投掷。该炸弹共装备40枚,后为MK-11核钻地弹所替代。

MK-8核钻地弹

为打击更深的地下设施,1962年美军装备了B53核炸弹,它是美军装备的威力最大的掩体炸弹,爆炸当量达900万吨TNT,重达4吨,由B-47B/E、B-52、B-58轰炸机投掷。它并不钻入地下,而是在地表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来摧毁地下的目标,破坏深度达250米。该炸弹一直服役到1997年。

核弹头能入水(能钻地的核弹头)(1)

B53核炸弹

由于B53过于笨重、容易给地面造成放射性污染、附带损伤太大以及安全隐患难解决,美军开始寻求一种低当量的核钻地弹。1994年美军开始在现役B61-7核航弹基础上研制B61-11型核钻地弹,由于美国自1992年以后已经全面停止了核试验,因此B61-11是在没有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首次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发出来的核弹药。从1996年2月开始,B61-11共进行了13次全面投掷试验。在12 000米的高空投下,B61-11能够钻入6米干地或2~3米冻土下面。如果地层比较松软,它的钻地深度可达到数十米。

核弹头能入水(能钻地的核弹头)(2)

B61-11核钻地弹

核弹头能入水(能钻地的核弹头)(3)

B61-11在阿拉斯加州进行高空投掷试验,穿透6米土层

B61-11是美军装备最多的核钻地弹,整弹重540千克,使用W-61核弹头,爆炸当量300吨~34万吨TNT。B61-11的钻地头锥采用贫铀合金,厚度为0.1米,装有一个113.5千克的平衡器。在高空投掷的情况下,这种贫铀弹头靠重力能射穿地下工事上面覆盖的坚固岩石和混凝土,爆炸产生的岩土冲击波和震动能摧毁深达数百米的地下目标,而且放射性物质对地表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它采用惯导系统,在机载雷达的指引下打击目标,同时弹体加装了翼面以提高精度。该型核弹共生产了150枚,作战时可由B-52、B-1B、B-2A轰炸机或F-16战机携带进行投掷攻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