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出路是什么(华为如何活下来)

一篇华为内部文章《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引发关注。

华为出路是什么(华为如何活下来)(1)

△任正非 图/新华社

“寒冬”、“寒气”、“活下去”等词语贯穿任正非的文章。任正非还直接告诫华为员工,“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要把“活下来”作为未来三年“最主要的纲领”。

8月24日,潇湘晨报记者从知情人士确认了该信息,该文章为华为内网发布的一封全员信。最新消息还显示,泄露该内部讲话的员工已被通报作处罚。另有经济学家对记者表示,为了活下去,华为收缩战线、裁员等或都是未来的必选项之一。

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

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度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我们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的活下来,每个业务都要去认真执行。”

任正非表示,要先想办法度过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损失要从你们的粮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一名华为员工告诉记者,“我本身心理上肯定会有冲击”,但管理层一向是未雨绸缪,要求华为上下保持在危机感中,做好应对现实各种挑战的准备。

轻装上阵,华为则更好地聚焦核心业务

那么,华为此番内部讲话,代表它真的这么难吗?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受新冠疫情等因素长期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已经受到严重拖累,出现持续性的衰退,预计未来三年都不可能有所好转。

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痛苦的特殊时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番内部讲话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华为面临的前景不容乐观。”宋清辉说,为了活下去,华为收缩战线、裁员等或都是未来的必选项之一。只有活下去,华为将来才有希望,才能够走得更远。

同时,宋清辉还观察到,华为2022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8月12日,华为在官网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5.0%。以此计算,华为上半年净利润约为150.8亿元人民币。对比2021年数据,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了5.9%,净利润率下滑4.8个百分点。

“实际上,净利润率同比腰斩,创下近年来新低。”宋清辉说,这不难联想到,资本市场上另外一家高喊“活下去”的大企业是万科。2018年,万科董事长郁亮高喊“活下去”,仅过了三年,万科2021年净利润便出现大降近50%。

任正非在文章提到,现在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

对于具体的业务板块,任正非表示,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

对此,宋清辉的理解是,之前华为最赚钱的智能手机业务销售放缓,承压较为严重,已经难以作为支撑整个集团庞大的研发支出“后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互联网向更纵深领域融合发展,大量设备“入网上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发展迅猛。在此背景下,以华为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正在猛烈冲击着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云计算大厂,斩获许多大单,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华为云’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是对的,也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宋清辉说。

同时文中还提到,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

哪些属于华为的边缘业务?宋清辉说,事实上,华为当初发展部分边缘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对将来发展面前的诸多不确定性。但是由于这些部分边缘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未实现大幅盈利,还难以作为公司的“现金牛”业务,及时砍掉有助于减少成本轻装上阵,更好地聚焦核心业务。

近年来,华为旗下各大公司围绕云计算、元宇宙等领域进行广泛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宋清辉还观察到,今年以来华为加大了在国内债券市场的融资力度。他认为,此举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而轻装上阵,意味着华为将把缩小战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收缩”也被不少人评论,华为这是聚焦于投资自己,减少负债。

宋清辉认为,华为的忧患意识众所周知,但是减少负债只是其中之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对于华为这样一家大企业而言,即使有创始人任正非强有力的领导,但是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并非易事。”他说,一家企业业务转型及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破立并举,等待黎明后的重生。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 实习生郭丹妮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