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可谓是千古名诗了,几千年后,这首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常常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人们。实际上,回溯李商隐的一生,再去读这首《无题》,也许就能读出,这首诗字里行间那与“爱情”斩不断的联系。

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春蚕到死丝方尽)(1)

为什么说《无题》是一首情诗呢?其实大多数人读到第一句,就感觉到爱情的意味了,只是那种感觉隐晦而不可描述。这恰巧就是李商隐一贯而来作爱情诗的风格。参考他的另外一首名诗《锦瑟》更可见端倪。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除了通过作者相似的诗歌风格可以推测《无题》之中的爱情意味,更为明显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中的“丝”一字。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丝思”这一梗了,巧妙双关,后世也多有诗人爱用。参见魏晋时期佚名之作《七夕夜女歌》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宋代词人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李商隐之作中爱情意味的琢磨不透,也许就是他一生飘零,襟抱未开的原因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春蚕到死丝方尽)(2)

身负凌云之才,却命途多舛,他深爱妻子王氏,却也无法经常相伴左右。郁郁不得志,也背尽了污名,但在爱情里,李商隐是纯粹的吧···他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一寸相思一寸灰”·····到这里,我们或许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背后意义。

将死之时我对你的思念才得以了结。

这句任谁都心动的情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