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

静趣·夕阳下的西湖 老周摄于2013年夏

穿越百年时空的“信书”: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

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也在陆陆续续的开学了,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晚开学不知晚多少天,但却又无他办法,在家中复习上网课效果也无从得知。以为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影响应该还是不少的。自从上次写完关于高考延期的文字,总觉言个人感受多而深刻道理和有效方法少,很是肤浅。究其原因,一是见识有限,二是学识有限。但又总想再写点什么,一是因亲戚家也有将高考在即的学子,二是青少年的晚辈也不少,三是我现在也初为人父,更希望能把我读到的这些大师的话以这样的方式习得并传递给我的下一代,这便是做此文的初心。与即将参加高考并面临升学选科的高三学子关系最直接的是“谈升学与选课”篇,该篇笔记在下文,若读者是高三学子可先行选择阅读,然后原文最好再去阅读,我觉得这也算是最紧要的事,先生对于这件事说的话清晰透彻,是在人生的关键路口为青年解惑,是先生掏心窝子的为学子们写下的肺腑之言。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2)

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

此外,便是最近也算是在读书,有幸读到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虽是先生作于上个世纪20年代,跨越近百年,但依然让我在今天读来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而先生的行文落笔,也亦师亦友,情词恳切,用心至极。人生良言,讲的深入浅出,不厌其烦,旁征博引,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让我读的深感先生写作时的一片赤诚博爱之心。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3)

升学是人生的一大关键,要非常谨慎的选择 ——谈升学与选课

在读本书的时候不禁常叹,我在读高中时若是能读到此书该是多好。倒不是见得那个时候读了先生这本书,就一定人生发生怎样的改变,只是觉得早读到一天便多一份早的好处,就像良师益友早认识一天便早一天受到良益的影响。这样的好是不可用直接的回报来衡量,因为真正的改变都是长期一点一滴的积累所致。早一点读到先生这本书,我也便早一点将先生这些与青年人交心的话珍藏在人生的行囊里,或许我也会忘记一些,但是总归是到了心里,有些话想忘也忘不了。遗憾的是我今日才把这本书算是读完,先生的话记住了一些,庆幸的是虽然有点晚,但是总好过从不曾读过。现在我依然还是可以将先生这些交心的话,放到我人生的行囊里珍藏,何其幸。

说起来与先生的缘分很早,十五年前,我在老家买了一本先生的《诗论》,一直视若珍藏。因为很早就喜欢诗歌,唐诗宋词的影响自不必说,现代诗歌的启蒙除了课本上的,我想最重要的便是泰戈尔的了。于是读了一点诗后,常常不顾作法,也不懂作法,直抒胸臆。又常感不得要领,不甚专业,故总想找一本这样的专门论诗的书来解我心中喜欢诗歌的理由,同时也指导我更得要领的继续去进行诗歌的创作,抒发内心的一切情绪。现在回想起来,与先生写的《诗论》相遇多是偶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本《诗论》我依然还是读读忘忘,但是还好书一直都在。或许这正是十五年来,冥冥之中的安排。先生这本《诗论》默默的伴我十五年,就是在等我真正去追寻先生的脚步。于是这次当我读到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也发了狠,决心余生追寻先生在中国奠基的现代美学之路。虽人到中年,但却很坚定的想往这条路上寻一寻,也不怕那些冷眼与嘲笑,我发自内心的热爱便可。能追寻先生作一个美学的布道者,我还一点资格都不够,但我也倍感幸运,能遇见先生,让我有了这个念,这也是人生难得的幸。莫要辜负这与先生、与自我、与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缘分,能走到哪里自不可知,惟有用心尽力。愿余生我能拾得一点先生的牙慧,在学习美学的路上得一点真知,那便此生无憾了。

在人生的路上,回想起读书生涯,很遗憾未能早些遇见先生写的书,更遗憾未能把先生写的书认真读好。所以这次读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仔细整理了先生在该书里写到的观点、态度以及所提及的名师大家、名著名作,发自内心的期望我整理的文字和通过网络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读到,那便甚感宽慰和值得。这也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常常翻阅的“信书”,它穿越百年时空,跨越百年时代,书中的观点和态度在我读来并未过时,倒是依然有着一针见血的力量和对青年的博爱关怀。

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能一直伴我们成长的书,更是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愿更多的年轻人早日与此书相遇相知,以下便是我整理的关于本书的笔记,以飨诸君,亦自勉之。

先生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努力为之。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4)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世纪大师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先生辞切言真的写给青年的十二条人生建议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笔记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思维导图 周老板的小花园 老周制作出品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6)

第一封信:谈读书

01 第一封信: 谈读书 ——要趁早养成读书的习惯,通过读课外书培养兴趣
  1. 学校课程安排的书是基本知识,认真读好很重要,但是读课外书是培养兴趣,读课外书的时间是可以安排出来的,要有多读课外书的意识和决心。因为其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但是范围狭窄,其二念讲义看课本,拘束枯燥,借此培育兴趣,非常困难。
  2. 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3.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4. 兴趣和趣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随着年龄增长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会随之迟钝。
  5. 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经过时代验证的书才具有永久性,读什么书需要慎加选择,请教批评家和专门学者。
  6. 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初中生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7.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8. 读书方法: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全篇大旨和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之处,以及自己的意见。记笔记帮助记忆,以及读的更仔细和激发更多思考。
  9.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孙中山《建国方略》、《孙文学说》,柏拉图《理想国》、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大仲马《三剑客》、霍桑《奇书》、《丹谷闲话》,金斯利《希腊英雄传》,法布尔《鸟兽故事》,安徒生《童话》,骚塞《纳尔逊传》,房龙《人类故事》,《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古诗十九首》、《文选》、《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索福克勒《七悲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歌德《浮士德》,屠格涅夫《处女地》、《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易卜生的戏剧集,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布朗宁的诗集。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7)

第二封信:谈动

02 第二封信:谈动 ——怎么看待烦愁和化解烦愁
  1. 人之所以感觉烦恼,是因为自我的生机被抑郁。成年人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意发泄,故更加容易烦恼。
  2. 愁生于忧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忧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尽性发泄,去运动,发展和创造,不要有闲愁。
  3. 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小瞧自己,努力做好自己,找到适合抒发自己的方式方法,读书、打球、弹琴、唱歌,追剧,哪怕是跟人聊聊娱乐圈的八卦都可以,当你很投入的沉浸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就能放下烦恼,享受当下。人生的乐趣就在于活动和创造。
  4.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托尔斯泰,希腊廊下派哲学家,勃朗宁,孟子,陶侃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8)

第三封信:谈静

03 第三封信: 谈静—— 习静使心界空灵,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做个有趣味的人
  1.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2. 世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由于天资,一半由于修养。
  3. 所谓“静”,是指心界的空灵。“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中比较容易出趣味,但习静并不必要逃空谷,也不必要学佛家静坐参禅,要学会于忙中静趣。
  4. 静的修养不仅使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能使人在仓皇扰乱中能镇静雍容应付事变。忙中偷闲,闹中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5. 做一个有趣味的人。当自己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但自己受用,身边的朋友跟你相处时也觉得快慰些。
  6.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詹姆斯《与教员学生谈话》,周启孟《雨天的书》,小林一茶的俳句,朱熹,陶渊明,王维,嵇康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9)

第四封信:谈中学生与学生运动

04 第四封信: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1. 不读书空谈革命很危险,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实现。辛亥革命还未成功,是思想革命还未成功。
  2. 要撑起中国场面,也要生旦净丑角俱全,救国读书都不可偏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3. 救国不是空谈革命了事,要丢开学生架子,要到“民间去”,重视起乡村细务,而不只是国家大政。
  4. 年轻人在谈爱国谈革命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够资格谈,自己本身做的怎么样。
  5.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屠格涅夫《父与子》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0)

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

05 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 ——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1. 《走向十字街头》的两种解释:一是哲学、文艺与现实生活接触,二是学术须思想流布人间,雅俗共赏。
  2. 十字街头中含有许多腐败剂,也有很多引诱使人汩没自我。名利声势虚伪刻薄肤浅欺侮我们都会遇到,也做不到心静如水,也摆脱不尽。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3.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即传说和时尚,儒家礼教是传说,新文化运动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都不能不假思索盲从附和。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自有相当价值。但是习俗是守旧的,社会在发展,有些习俗就有必要打破。
  4. 打破习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更难能可贵。
  5. 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站在十字街头的青年不免彷徨失措,但是不必因此颓丧。相信自由思想可达真理之路,用少年的勇气冲破十字街头肤浅虚伪的传说和时尚这些真理的障碍,打碎一切市场偶像。
  6. 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7.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威廉·莫里斯,托尔斯泰,苏格拉底,罗曼·罗兰,罗素,伽利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狄更斯,泰戈尔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1)

第六封信:谈多元宇宙

06 第六封信:谈多元宇宙 ——人生是多面的,世界是多样的
  1. 什么叫“多元宇宙”?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
  2. “多元宇宙”有哪些宇宙?分别为“道德的宇宙”、“科学的宇宙”、“美术的宇宙”、“恋爱的宇宙”。
  3. “道德的宇宙”与社会俱生,人与人接触之后,道德的需要便因之而起。人是社会的动物,但同时又秉有反社会的天性。因法律存在,人类彼此方互不伤害,宴然相安,因道德存在,人类彼此方遵从成文礼法和默认信条,欢然同乐。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道德的宇宙,若能登峰造极,也能实现伟大自我,如孔子、苏格拉底、耶稣等照耀千古。但“道德的宇宙”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善恶也不是一切价值的标准。
  4. “科学的宇宙”中,科学适当的价值标准是真伪。
  5. “美术的宇宙”中,美术的价值标准只是美丑。自希腊以来,学者对于美术有三种不同的见解:分别是美术含有道德的教训、美术的最大功用只在供人享乐和美术既教人道德又供人享乐。美术家最大的使命是创造一种意境,而意境必须超脱现实。
  6. “恋爱的宇宙”中,恋爱的最高境界是是否纯真。在“恋爱的宇宙”中恋爱至上。真正的恋爱是为了恋爱而恋爱,恋爱以外,不复另有宇宙。在“恋爱的宇宙”中,也可以表现出最伟大的人格。爱恨到极点的人都不是庸人,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故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
  7. 动于一时飘忽不定的性欲冲动而发生的婚姻关系,实则是冒名恋爱的纵欲。青年人不要在血气未定时,盲目借恋爱之名寻求泄欲,应懂得恋爱神圣。恋爱是至上的,神圣的,所以也是最难遇到的。恋爱者酣醉于“恋爱的宇宙”里,不顾一切,是符合恋爱真纯的最高境界,否则倒不至真至纯了。
  8.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意大利美学泰斗克罗齐,曹操,阮大铖,李波·李披(Fra Lippo Lippi),拜伦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2)

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

07 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 ——升学选科都是人生的关键,要非常谨慎选择,既要考虑社会需要,更要顾自己的兴趣
  1. 升学是人生的一大关键,要非常谨慎的选择。
  2. 升学问题分为选校和选科两个问题,密切相关。选校以有诚恳的良师和爱的益友,自由博爱的学校文化为准。选科选课既要考虑社会需要更要顾自己兴趣。
  3. 中学所打的基本学问的基础还不算稳固,还不能使你进一步谈高深专门的学问,在大学的头两年,在精力时间范围内,还要多选课,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4. 进入大学后的学习,还需要多方面的吸收知识,要基础树得宽广,要重根基,先要博大而后才能精深,博学守约,这样专业学问才能走得更远。学科、知识之间息息相通,密切相关。
  5. 侈谈高远要不得,混文凭、混资格钻营取巧更要不得,不要浪费钱财和时间,做学问、做事业全靠自己,不是读了大学,出国留学了才有资格做学问。
  6. 不应把自己只看作社会的机械,做学问,做事业不能忘却生活,生活是第一位的。
  7.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亚里士多德,康德,歌德,亚当·斯密,罗素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3)

第八封信:谈作文

08 第八封信:谈作文 ——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刻苦练习训练有方更是必不可少
  1. 写作可以练习吗?当然可以。不要迷信天才,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中外许多第一流作家都经过刻苦训练推敲揣摩方才有所成就。
  2. 不要以为倚马千言不加点窜就是写文章的高手,通过托尔斯泰和小泉八云写文章的故事我们知道好文章是咬文嚼字,改了又改方才意思风格妥帖的。
  3. 初学写作,要做到两点:多读书和要练习写生。写生要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的练习。
  4. 文学大师从事写作之初也经历模仿学习前辈大师的阶段,文学大师在写作的路上也是常年刻苦训练,文学大师的优秀作品也是改写很多遍方才流芳百世。
  5. 文学上只有好坏之分,没有新旧之分。
  6. 青年时,趁早学一种音乐、一项运动、写作等等,时间精力自由度大,进入社会就比较难了。
  7. 在艺术的田地里比在道德的田地里,更要讲良心,不能苟且和作假。
  8.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夏丏尊和刘薰宇合著《文章作法》,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Count Ilya Tolstoy《回想录》(Reminiscences),福楼拜,莫泊桑,小泉八云,张伯伦,霸若(搜索不到,此人还在考据),莎士比亚,布朗宁,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4)

第九封信:谈情与理

09 第九封信: 谈情与理 ——“仁者心之德,义者事之宜”,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1. 科学家讨论事理,对于规范和事实,辨别极严。规范是以人的意志定出一种法则来支配人类生活的,事实是受自然法则支配的。规范虽和事实不同,但却不能不根据事实,规范限于事实。不根据事实的规范毫无意义。
  2. 理智支配生活的能力是极微末,极薄弱的,尊理智抑情感的人是思想上开倒车。
  3. 理智的生活是狭隘的,冷酷的,刻薄寡恩的,人类如果完全信任理智,不但人生毫无趣味,甚至道德也流为下品。
  4. 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5. 中国人的认为的“孝”,既可以做问理的道德也可以做问心的道德。如单讲理智,父母对于子女不能居功,而子女对于父母也不必言孝。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胡适语)这便是假定孝只是一种报酬,只是一种问理的道德。
  6. 孝是情感的,不是理智的。孝是一种爱,是以心感心,以情动情。世间父母不惜一切养护婴儿,世间子女在父母那里寻得别处得不到的安慰,都是爱的起源。这种孝是至诚的,是问心的道德。
  7. 世间其他一切道德都可有问心的和问理的分别,孝不过是许多事例中一种。问理的道德亦不可少,但衡量其价值则在问心的道德之下。
  8. “仁者心之德,义者事之宜”,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9. 生活是多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now),更要能够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能力去支配情感,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理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10.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马克思,张东荪,杜亚泉,柏格森,尼采,叔本华,边沁,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弗洛伊德,胡适《答汪长禄书》,孔子,孟子,王充,孔融,朱熹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5)

第十封信:谈摆脱

10 第十封信:谈摆脱 ——人生的悲剧多生于冲突不得解决,“摆脱不开”是人生悲剧的起源
  1. 黑格尔以为凡悲剧都生于两理想的冲突。就安提戈涅说,做国民的职责和做妹妹的职责相冲突。
  2.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不过现实和舞台不同,舞台上的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不得解决。
  3. 生命之途上实际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有所取必有所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人站在歧路徘徊顾虑,既不舍鱼有不舍熊掌,还垂涎盘算,悲剧便由此而生。
  4. “摆脱不开”是人生悲剧的起源,不是人们“见不到”,而是“摆脱不开”。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痛苦,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
  5. “摆脱得开”方能避免人生悲剧,要“提得起”、“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6. 文章之术在知遗漏,生活也要知所遗漏。
  7. 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8. 本篇出现书单和大神参考:黑格尔,希腊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释加牟尼,苏格拉底,耶稣,屈原,文天祥,希望第欧根尼,斯宾诺莎,卓文君,司马相如,张翰,陶渊明,司各特,拜伦,郭林宗,斯蒂文森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6)

第十一封信: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11 第十一封信: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在人生和文化上,“效率”不是估定价值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高标准
  1. 科学越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越大,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困难日益减少,人类越把事情看得容易,便越轻浮草率,艰苦卓绝的成就也就越来越少。
  2. 在人生和文化上,“效率”不是估定价值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高标准。最高价值的估值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要看里面是否包含心血和热情,气魄和理想,安慰和希望。
  3. 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生活忙碌,我们没了前人的呆气和执着,也没有了前人的苦心和热情。
  4. 惊赞热烈的失败,欣赏呆气和空想,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5.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达芬奇《蒙娜丽莎》,佩特(Walter Pater)《文艺复兴论》,贝多芬,雕像《密罗斯爱神》,歌德《浮士德》,培根,笛卡尔,亚里士多德,包慎伯,《十三经注疏》,勃朗宁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7)

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

12 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1.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把自己摆在前台和把自己摆在后台。把自己摆在前台,就和世间的人和物融合在一起,有我;把自己摆在后台,就袖手看他人,无我。
  2.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是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认为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待遇更优厚。其实世间不多一个你我,也不少一个你我。人类自居“万物之灵”,其实并不比其他物种特殊,也有诸多不如。
  3.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和生活目的,顺着自然的本性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
  4. 人并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享福的,有苦恼不算奇怪。生活在这变换无常的世界里就是生活本身。
  5. 站在人生的后台,我把人和物一样的看待,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小说,看图画,件件都有趣。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有时看到人生的悲剧,而人生的悲剧尤其使我惊心动魄。
  6. 我们所在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是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若事事尽善尽美,自然没有希望发生,那也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了。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7. 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8. 悲剧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
  9. 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我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幅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10.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庄子,孔子,孟子,宋儒,希腊廊下派哲学,李石岑《缺陷论》,李白,毛声山评《琵琶记》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8)

附录一 :无言之美

13 附录一 :无言之美 ——以美术观点谈无言之美
  1. 言不能完全达意。言有限意无限,言固定有迹象,意瞬息万变飘渺无踪。言散碎,意混整。
  2.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意象,情绪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3. 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true to nature)。和自然逼真是要窥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现出来,不是要把自然原封不动很机械的抄写下来。
  4. 美术作品不能撒谎。我们所想如我们所说,我们所想说的都毫无保留的吐露心声。
  5. 在文学美术里,所谓无言,是注重在含蓄不露。不一定指不说话,也不一定要完全表现。
  6.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7.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8. 美术的使命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
  9. 人类的意志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现实界,一是理想界。现实界不完全受我们的意志支配,所以我们的意志就不得不和现实发生冲突。
  10. 让现实把意志征服是一种极懦弱的表现。堕落、自杀、逃空门等等都是消极的解决法,消极的人生观并不是解决意志和现实冲突的最好方法。
  11. 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及就竭力征服现实,人力不及就暂时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征服现实。
  12. 美术家成了一件作品,自己觉得有创造的大力,当然快乐至极。旁人看见这种作品,觉得它真美丽,于是也愉快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美感。
  13. 美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美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
  14. 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要看它超脱现实的程度如何,所创造的世界是阔大还是狭窄,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来。
  15. 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特下功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的很敏捷。就文学说,诗词所含的无言之美比散文更丰富。
  16. 从实际生活来说,世间最深切的莫如男女爱情。爱情摆在肚子里面比摆在口头上来得恳切。
  17. 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
  18. 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梅特林克
  19.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中国谚语
  20.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孔子,《论语》,陶渊明《时运》、《读〈山海经〉》、《归园田居》,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陈子昂《幽州台怀古》,李白《怨情》,杜甫《后出塞》,白居易《琵琶行》,济慈《希腊花瓶歌》,(诺贝尔奖得主)梅特林克《青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德林瓦特《林肯》,王尔德《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希腊著名雕像《拉奥孔》,莱辛《拉奥孔》,老子《道德经》,英国诗人布莱克(Blake)《爱情之秘》(Love’s Secret)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19)

附录二:悼夏孟刚

14 附录二:悼夏孟刚 ——先生对于自杀的意见,努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1. 青年人大半都免不掉烦闷时期,积极去发现人生多面的精彩。
  2. 生的自由倘若受环境剥夺了,死的自由谁也不能否认。
  3. 人生是最繁复而诡秘的,悲字乐字都不足以概其全。愚者拙者混混沌沌地过去,反倒觉庸庸多厚福。具有湛思慧解的人总不免苦多乐少。
  4. 悲观至极,总不出乎绝世绝我两条路。自杀是绝世兼绝我。
  5. 绝世而不绝我,又分以玩世为绝世和以逃世为绝世。不能绝世,便不能无赖于人,人世忧患便还是随之俱来。故玩世与逃世,就他人说,为不道德,就自己言,为不彻底。
  6. 自杀比较绝世而不绝我,固为彻底,但与绝我而不绝世相比,则又微有欠缺。
  7. 所谓“绝我”,其精神类自杀,把涉及我的一切忧苦欢乐一刀斩断;所谓“不绝世”,其目的在改造,在革命,为建立新的世界而奋发。
  8. 我自己不幸而为奴隶,我所以不惜粉身碎骨,努力打破这个奴隶制度,为他人争自由,这就是绝我而不绝世的态度。
  9. 努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10.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托尔斯泰,歌德《麦斯特游学记》,柏拉图,叔本华,中国屈原,希腊赛诺,罗马塞内加,苏曼殊,释加牟尼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20)

代跋:再说一句话

15 代跋:“再说一句话” ——先生谈写这十二封信的用心和期望
  1.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勃朗宁
  2. Where my heart lies,let my brain lies also. —— R . Browning:One Word More
  3. “心之官则思”,思想是要用心的。据威廉·詹姆斯派心灵学家说,感情就是血液循环和内脏移迁的结果。那么 ,心与其说是运思的不如说是生情的。
  4. 我要说的话,都是由体验我自己的生活,先感到(feel)而后想到(think)的。换言之,我的理都是由我的情产生出来的,我的思想是从心出发而后经过脑加以整理的。
  5. 人生也需要有若干喜剧才行。
  6. 本篇出现书单和名家大师参考:刘薰宇,勃朗宁《男与女》,《再说一句话》,威廉·詹姆斯,《说文解字》,杜亚泉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21)

美学大家 朱光潜先生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美学大师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

朱光潜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穿越时空的信书)(22)

周老板的小花园·美学工作室

我的头条号:周老板的小花园

欢迎关注,与我分享你的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