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走班系统(普通高中分班考试与高考选科)

课程改革是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进入21世纪,我们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颁布了新的课程方案,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2018年第二轮课改开始,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其次就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水平描述”,给教、学、考提供了五个级别的参照。新的课改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学科素养,强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今年的教师培训已进入了课改的深水区,要求广大教师积极研发学科或跨学科的大概念,以更好地开展大概念教学或大任务教学。

然而,无论课程如何变化,我们发现社会更关注学生分流的问题,即中考分流与高考分流。按照原方案,中考后普职比要达到1:1,结果这个方案遭到很多家长反对,其理由是初中孩子尚小,不懂事,分流过早。很多地方也限于客观条件,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也迎合了家长的心理需要。但从普通高中教师的角度看,很多学生学习学术型课程的确吃力,与其在普通高中无助或折腾三年,不如到职业高中或技校学习应用型课程。当然,职高或技校的教学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赢得家长与学生的心。

现在有两个问题是要注意的。第一,各个学校的教师人数是相对稳定的,他们要生存,没有学生不行;第二,学生升学要通过宏观调控按比例招生。在生存面前,是牺牲教师利益还是牺牲学生利益?大多数人可能主张牺牲教师利益。教师要能进能出,在事业编制与灵活就业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这就涉及到个人社会保险费用与养老金的支付与转移问题。政府在这方面是有作为的。其次,国家要建立各级各类教师人才库,运用市场调节杠杆,有效调控教师的流动与增减。

在学生升学乃至就业的宏观调控上,政府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规划好比例,包括文理、学历、性别等比例。首先,地方根据各自条件设定普职比例,实行中考分流。政府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文化补习活动是应该的。然后,进入普高的学生按照“1 2 3”的方案进行分班考试。“1”指语文,“2”指“数学、物理”或“政治、历史”。分班考试就是让学生选择“数学 物理”或“政治 历史”考试,高分优选。“数学 物理”班的学生占同一年级总数的70%,“政治 历史”班的学生占同一年级总数的30%,根据两科的总分排名,多退少补。分班之后,“3”指“数学 物理”班的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外语”中选择三个高考科目,“政治 历史”班的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外语”中选择三个高考科目。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实行走班制教学。分班考试的时间不能早于高一下学期。

相应地,高校也可以分别按70%、30%的比例录取“数学 物理”类、“政治 历史”类考生。在每一类录取生中,本科与专科的比例可为60%、40%。职业教育包括本科、专科、中专三个级别。在这两类大学生中,学习学术型课程的都只有30%。

以某省中考生50万人为例:

新高考选科走班系统(普通高中分班考试与高考选科)(1)

高考包括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在高考制度设计上,技能高考能让部分优秀职高生或技校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职业类本科专业,从而弥补了他们中考分流的遗憾,以后还可以攻读研究生学位。

在课程设置上,小学阶段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思想品德、体育、劳动、艺术等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信息技术、安全与健康、法律、传统文化等课程。初中阶段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文化课程,体育与健康、艺术、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劳动等课程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阶段,采用“1 2 3”高考选科方案,语文的地位大大提高,数学、外语进入高考选修科目,9门文化类课程与体育课程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分学段进行,合格者获得单科结业证书,各科学分、单科结业证书与高中毕业证书挂钩,高中毕业证书与高校学生学籍注册挂钩,而信息技术、艺术、劳动、法律、传统文化等课程学而不考,或只进行表现性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进入学生高考档案。语文、首选科目(两门)计原始分,高考选科(三门)采用赋分制。

普通高中选科:

新高考选科走班系统(普通高中分班考试与高考选科)(2)

“1 2 3”高考选科方案比“3 3”方案、“3 1 2”方案更合理。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英语的要求并不高,社会不需要每个学生都去系统深入地学习。“3 1 2”方案中,物理与历史不可以同选,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而在“1 2 3”方案中,一个数理类学生选择了政治、历史、外语,他无疑就选择了将来考研的道路,希望进一步深造;另一个数理类学生选择了政治、历史、地理,可想而知,这个学生的政治、历史两门学得也不好,在分班考试中没有进入同一年级政史类学生的前30%,不得已才进了数理类班,成了陪跑者。

普通高中的文化课程属学术型课程,普通高中本质上是为高校学术型专业输送后备人才的。控制数理类、政史类学生的比例是为了把真正对所选科目有兴趣的学生纳入竞赛轨道,而那些兴趣不集中或长处不明显的学生就成了陪跑者。这也是职业高中需要增多、提质的深层原因。事实证明,在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专业核心知识与关键技术总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更多的人只是普通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型课程就是培养知识型社会精英或学者的,我们对广大的陪跑者要宽容,鼓励、引导他们生活得有个性、开心,遵纪守法,有一定的常识和学习力,有立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当然,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也可培养技术型社会精英或专家,谁能说当初的陪跑者就成不了社会精英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