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1)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2)

1.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读《庄子》。先问各位一个问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这两个成语大家都是什么意思吧?

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庄子》,在《庄子》的秋水篇中这样写道:“井鼃(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和之前我们的分享相比有点长,大家要特别记忆一下。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3)

2. 这句话讲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虫子,乡下的人三种情况,其实都在讲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人认知局限性的问题。

你不要和一些见识短浅,认知有局限的人谈论某些问题,比如,不要和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的广阔,因为它被自己的狭窄空间所局限了;也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的事情,因为它被自己的短暂时间所局限了;更不要和乡下粗鄙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们被自己受到的教育所局限了。

3. 其实,反过来也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对话要找合适的人。所以现在有一个好笑的说法,“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误,而是弹琴者的错误。你为什么要对着牛弹琴呢?自娱自乐也就算了,你怎么还指望牛能听懂你的琴声呢?那确实不是牛的错,而是你自己的错,你找错了对象,找错了地方。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4)

3. 人的认知,受环境和各种条件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环境塑造人的认知,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时,可能跟把男人变成女人一样的难。

人们有时候说,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距甚至比男人与女人的区别还要大,有时候可能还要被他批评和攻击,因为你的新观点、新知识冲击了他以前的认知和经验,这会让他感到不安,感到愤怒,感到不适应。

我们很多人,尤其是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读书和工作的人,回到家乡或者在微信群里和家乡的老同学、老朋友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失望,甚至会被批评说是读书读坏了。

4. 关于这个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也谈到了。柏拉图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27年至公元前347年,庄子大约是公元前369年至286年,他们两个差不多算是同时代的人,但庄子要小几十岁。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讲到过一个“洞穴效应”的问题,也叫做“洞穴隐喻”。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5)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且不能转身的囚犯坐在一个山洞里面朝洞壁。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才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

这个隐喻,后来还被一些理论家用来形容苏联时期的铁幕宣传。也就是当一个国家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教育和宣传渠道之后,他们会控制人们的信息和观念:他们让你看见什么,不看见什么,看见多少,看见哪个部分,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的。由此这个国家将慢慢控制人们的认知和思想。这个听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6)

5.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网络上每天各种渠道传来了全世界的声音,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昨天说什么,你也都知道,好像你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事情。你不要以为信息已经大爆炸了,自己就可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其实未必。也许你看到世界,可能仍是一副假象,你接触到的知识,可能是有人特意为你量身定制的。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看的今日头条,它通过复杂的算法,按照你的使用习惯和偏好,给你推送特定的信息。

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所谓的“信息茧房”,你就会被你自己的习惯和认知所局限,你只看到你想看的东西,你只看到今日头条给你推送的东西,以至于你不能真实、全面、准确地感知世界的真实情况。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7)

6. 今天,我们读了《庄子》这一句话,希望大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睁大你的眼睛,当你碰到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事情,不要着急否定,姑且耐心听一听再做判断,只有这样你才不是那只井底之蛙、那个乡曲之士。

原创 龙飞

本期校对:李强

编辑:铜声国学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8)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足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