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

1982年9月17日下午13时57分,一架隶属于日本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DC-8-61型客机(注册编号JA8048,1972年3月出厂试飞后交付给日本航空公司,至事发时机龄10.5年,属于一家“半新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该机将要执飞的是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至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JAL792航班,此时飞机上一共有3名机组成员,5名乘务组成员以及105名乘客。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1)

日本航空公司标志,上为1985年前的旧版标志,下为新版鹤之丸标志

起飞仅仅9分钟,14时06分的时候,JAL792航班飞临南汇县(现并入浦东新区)上空正处在向上爬升的过程中的时候,突然飞机中部的左侧机翼翼根的位置突然“砰”的一声爆响,如同爆炸一般,将坐在客舱中部的乘客们吓得不轻,并在乘客中引起了恐慌气氛,因飞机在爬升过程中,乘务组仍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无法起身去客舱安抚乘客,因此恐慌气氛很快蔓延至整个客舱,大家人心惶惶,“飞机发生爆炸”的消息口耳相传。机组判断已经不适合继续执飞航班,遂呼叫虹桥机场塔台,请求返航虹桥机场。

“日航JAL792呼叫塔台,飞机发生局部爆炸,请求返航。”

“日航JAL792,同意返航。允许在36号跑道降落”

“在36号跑道降落,日航JAL792明白。”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2)

本厂长绘制的日航涂装的JA8048号DC-8-61型客机二视图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3)

本厂长绘制的日航涂装的JA8048号DC-8-61型客机右舷前部细节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4)

本厂长绘制的日航涂装的JA8048号DC-8-61型客机右舷中部细节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5)

本厂长绘制的日航涂装的JA8048号DC-8-61型客机右舷后部细节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6)

本厂长绘制的日航涂装的JA8048号DC-8-61型客机左舷前部细节

在机场方面同意返航后,JAL792航班机长通过广播告知乘客:飞机发生故障,需要立即返航虹桥机场,请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系紧安全带。

在同意JAL792航班的返航请求后,虹桥机场方面立刻清空了跑道,机场消防、救护以及警卫部门都做好准备,迎接JAL792航班的返场。

在起飞31分钟后,下午14时29分,日航JAL792航班JA8048号机顺利的在虹桥机场由南向北接地,接地后机组发现飞机的刹车已经失灵,切换紧急刹车系统依然显示失灵,无法将飞机制动,单单依靠四台引擎自带的反推装置显然也无法让飞机在跑道限定的长度距离停下,飞机冲出跑道已然成为不可避免发生的预见结果,因此机长再次通过广播,请乘客们保持防撞的安全姿势,准备迎接可能的碰撞。座舱长(乘务长)也通过座舱长广播反复告知乘客正确的防撞姿势(将脚和膝盖并拢,双脚牢牢地踏在地板上,手臂环抱于膝弯关节下,避免小腿和大腿受伤。或者身体尽可能地往前弯曲,并将头靠在前座座椅上,把手放在后脑勺上。手掌交叠、手指不要扣住,手肘塞在两侧,头部位置尽可能的低于座椅高度。避免手臂在碰撞中被甩开造成手指受伤,同时可以保护头部被移动的物件:比如掉落的行李直接砸到)。

最终,日航JAL792航班JA8048号DC-8-61型客机于14时30分左右冲出虹桥机场36号跑道并冲过200多米的缓冲草坪地带,冲破了机场铁丝网护栏,直接向虹桥机场外的“机场河”( 全长5.8公里,跨越长宁、闵行两区,为虹桥机场红线内河道,承担着虹桥机场防汛排涝等重要功能,常年污水横流,黑臭了30余年,2019年7月16日才彻底整治完成)冲去,幸亏河道前的一道两米深的沪场沟发挥了作用,飞机的主起落架“拌”在了沪场沟中,机头和发动机直接撞上了沪场沟的沟壁,好歹让飞机停在了离当年臭气熏天的机场河只有十几米的地方。飞机的机头、发动机和起落架严重损坏,尤其机头完全被撞毁,机体结构尤其是龙骨也受到严重损伤,整机失去了修复价值。机上的113名机组/乘务组和乘客中有27人不同程度受伤。所有机上人员随后被虹桥机场方面的救援人员及时接出飞机。伤者被送医,未受伤者被安置在候机大厅等待日航重新安排新的飞机继续执飞JAL792航班。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7)

上海虹桥机场俯瞰,拍摄:shane333

事后按照“由飞机发生事故所在地所在国主导负责调查事故原因的国际惯例,由当时的中国民航总局牵头,日本航空公司和麦道飞机公司派员参与共同组成事故调查组对日航JAL792航班的此次事故进行调查。

在经过72小时的事故调查后最终得出的调查报告指出:日航JAL792航班在空中的那次局部爆炸来自于机翼左侧的紧急刹车高压气瓶内壁产生晶界应力腐蚀裂纹而导致整个气瓶的爆炸,爆炸产生的碎片破坏了液压系统的管道以及部分附件设备,致使飞机的襟翼系统和正常及紧急刹车系统全部失效。左侧机翼上部被气瓶破片打穿出一个达10厘米的大洞,由于部分管道附件也被气瓶碎片打坏,导致驾驶舱仪表面板上的许多仪表数据显示失常,使得机组误以为刹车系统并未失效,未能及时的打开反推装置,最终导致飞机冲出跑道。

由于当时世界材料学界对钢瓶的应力结构生命周期曲线并不能有效掌握,因此这次事故被定义为不可控的无责任方事故,即没有哪一方需要为此次事故负责,属自然不可抗性事故。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8)

刚刚“落户”上海宇航科普中心的DC-8客机,当时没有那么多植被遮挡,全貌看得比较清楚

由于JA8048号机已经失去了修复价值,日本航空公司宣布将该机报废后放弃对该机的所有权,正在和中国方面谈判合作生产麦道客机的麦道飞机公司将该机作为顺水人情送给了中国方面,1986年,恢复外观原貌的JA8048号机最终被运到了上海锦江乐园旁的上海宇航科普中心作为展品,供科普宣传保存至今(本厂长小时候还上去参观过)。

日航907号班机(回顾日航JAL792航班1982.9.17虹桥机场迫降报废事故)(9)

停放在上海宇航科普中心的原JA-8048号机

JA8048号机性能数据:

乘员:机组3人 载员259人(全经济舱布局)

长度:46.61米

翼展:44.42米

高度:12.92米

空重:673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51500千克

最大商载:38100千克

发动机:四台JT3D-7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5千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917千米每小时

实用升限:11818米

最大航程:5400千米

载重航程:2970千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