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奇效(神奇的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奇效(神奇的藿香正气)(1)

记得我特别小的时候就知道中暑了要喝藿香正气水。就像中国人都知道乒乓球是国球一样,几乎人人都知道藿香正气水。至于它的味道,喝过的人都忘不了。至今觉得,这是我喝过的最难喝的药。就是这样一个药,充满神奇的力量!

藿香正气散历代同名的方剂很多,现在我们通用的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方确定的成方。千百年来,可以说藿香正气类制剂在治疗时疫吐泻、四季风寒和暑湿感冒等常见病方面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藿香正气散中包括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以及姜枣。它的主要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类制剂其实不治中暑。用藿香正气治疗夏日中暑是很多年来大家认识的一个误区。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引起的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严重者可出现虚脱。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原则。由上我们可知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化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并不适用于中暑。

症见发热怕冷,头身困重疼痛,胸部和胃脘部胀满不舒服,恶心,食欲差,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浮缓。

症见呕吐,胃脘部和腹部胀痛,伴发热怕冷,浑身酸楚,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

症见腹泻暴作,大便清稀,肠鸣腹痛,胃脘胀痛,食欲不振,伴见怕冷发热,周身酸楚,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数。

症见头痛昏蒙,伴胃脘部胀满,饮食不佳,食后不舒服,嗜睡,大便稀,舌质暗,苔白厚腻,脉沉弦。

症见食欲差,体弱易感,面色黄而缺乏光泽,容易困倦乏力, 形体偏瘦, 颊内齿龈及软腭处有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烂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微红,口流清涎,舌红苔白腻,脉细滑无力。

症见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胸脘胀满疼痛,恶心,打嗝。大便不规律,舌质淡红,苔白腻。

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表现为怕冷,周身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

空调病中医辨证为夏季炎热,腠理开泄,空调室为夏行冬令的人选环境,久受风寒,与机理一致,复加肥甘厚味攻伐脾胃,化湿生痰。藿香正气类制剂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肺主皮毛,而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肺脏尤娇。脾常不足则易为湿困,肺脏尤娇则易受风邪,内外合邪,则发为湿疹。故小儿湿疹与脾肺关系密切。治疗小儿湿疹重在健脾化湿,兼以疏风通络止痒。选用藿香正气类制剂治疗亦可收到良好药效。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解痉、镇痛、镇吐作用,能够抑制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强细胞免疫,增加胃肠道的吸收。该药还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尤其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也有较强抗的病毒和抗过敏的作用。

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藿香正气家族也不断扩大,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认识一下这些成员们。

特点:含药量高, 服用剂量小, 发挥作用迅速。对呕吐、头痛症状明显的患者效果尤好。

缺点:口感差,对胃黏膜有刺激;含有乙醇,孕妇、哺乳期的妈妈和宝宝都不适合服用

Tips妈妈们在给宝宝喝药的时候一定要看好成分表,如果误喝了含有乙醇的藿香正气水可宝宝可能会出现醉酒症状哦!

藿香正气丸:分为水丸和蜜丸,是药物用细粉以水或蜜为黏合剂制成的制剂。

缺点:吸收较慢, 服药量相对较大。宝宝服用不慎呛入气道可危及生命,不建议给宝宝服用。

藿香正气冲剂: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特点:剂量较小, 服用、携带、贮藏均较方便,味道可口, 吸收奏效较快, 其抗病能力优于丸剂。

缺点:有一定吸湿性, 包装不严易结块。冲剂需要放入一定量的水才能把药物化开,对于服药困难的宝宝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特点: 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不含酒精,口感好,便于宝宝服用。药效介于水与丸、散剂之间。

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填充于空胶囊或软性囊中制成的剂型。

特点: 在胃肠道中崩解快,易于吸收,稳定性好,剂量准确,质地柔滑,容易吞咽。合适惧怕中药苦味的人。

缺点:储存久后挥发性成分含量会下降, 影响疗效。不方便不会吞药片的宝宝服用。

藿香正气滴丸:药材提取物与基质混匀后,滴入不相混融的冷却液,收缩冷凝制成的球状固体制剂。

特点:不含乙醇,口感舒适,保留了霍香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生物利用率高,起效快,口服5分钟即可快速溶出,能作为急救药品使用。小宝宝也可以服用。

3.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吐泻明显,并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去医院就诊。

5.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