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健康小讲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利于健康)

上一篇介绍了自己曾经喜欢过的跑步运动,这项活动,回想起来,开始于小学时期,结束于工作后三五年之内,持续了不到20年甚至,在真正的跑步爱好者面前,根本算不上“运动”跑马拉松的那些人太厉害了,他们厉害的可不只是跑步,更厉害的是他们对于跑步的喜爱和坚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乒乓球运动健康小讲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乒乓球运动健康小讲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利于健康)

乒乓球运动健康小讲堂

上一篇介绍了自己曾经喜欢过的跑步运动,这项活动,回想起来,开始于小学时期,结束于工作后三五年之内,持续了不到20年。甚至,在真正的跑步爱好者面前,根本算不上“运动”。跑马拉松的那些人太厉害了,他们厉害的可不只是跑步,更厉害的是他们对于跑步的喜爱和坚持。

再说坚持了很久的另外一项运动:乒乓球。应该是从初中开始接触,记得那时我搬家到一个新地方,靠近体委和工会的体育场。灯光篮球场旁边就是乒乓球台,乒乓球台是水泥的,网子用的还是红砖。虽说条件简陋,但是群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氛围都很好。打篮球的是各单位的青年工人、玩乒乓的一般是少年。

我的乒乓球运动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一堆孩子打接台。而到了学校,下课去抢球台接着打,有时胆子大了自习课也跑出去打。水平提高以后,就向往木质的标准球台,这类球台在那个年代只有好单位才有,比如银行、粮局等,周末一般都会拿出一半时间去打球。放假后,这些乒乓球室不开放,就从窗户爬进去,记得有一两年的春节,还要约着伙伴再打上半天。

上大学后,接着打,那时就有了院系间的比赛,就混进系队参加训练和比赛,也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还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协会,创造机会仍然打。有位体育老师是乒乓球国家级裁判,举办过一期培训班,我也参加了,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居然拿到了国家三级裁判证书,这听起来高大上,但只是由历下区体委盖章颁发的证书,拿证后仅仅是乐呵了一阵,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工作后,住在单位单身宿舍,那时又没女朋友,业余时间很多,还是经常和工友一块打球,那一阵打得多,水平没涨多少,手感却大有提高。所谓“手感”,另类的解释,就是公园大爷可以偶尔赢世界冠军一分的独门招数,不靠正规技术动作,管你什么球,往往能怼回去,线路还刁钻,甚至自己打出去也不知道往哪跑,但一定会落在对方台子上。

95年,四十三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印象那时正值单位设备检修,工作不忙,赶上刚发了工资,请假就去了天津,现场去看比赛。在天津待了两天,又去了北京,去看中央五台的现场直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之前,我国发射了一颗卫星,原打算用来传输CCTV体育频道的信号,但是发射失败,于是无法向全国大多数地区转播,但是北京肯定是能看的,所以去了那里。

在北京,就住在玉渊潭附近,某地或某企业的驻京办事处,离中央电视台很近,印象中住的是平房,室内的电视机仅仅靠拉杆天线就能出现清晰的节目内容。那时也不兴一个人住单间,我占一个床位后,又有别人住进来,大家一起看比赛直播,都看得津津有味,评价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比赛快结束,带去的钱接近花光,先买了返程火车票,剩下的钱给旅馆结账居然不够了,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把情况给旅馆说说,少交点也没事。那时我虽然已经毕业几年,但看着还有学生味,又是来自山东,人家更愿意给个人情。很感谢当时旅店的人员,感谢孔大人孟大人,感谢踏实淳朴的山东人。。。

四十三届世乒赛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翻身仗,各项冠军全拿到。主场便利是此次胜利的因素之一,而主教练蔡振华连同整个教练团队的努力是第二个因素,排兵布阵的谋略很出色。第三个原因是参赛队员的拼搏努力,马文革(他是在父老乡亲面前作战)、王涛发挥很好,丁松是奇兵。赛后,中国青年报连续几天用整版回顾总结这次比赛,这个我也很有印象。

回来之后,有时间还是打球。之后,换单位、结婚成家、要孩子,就稍微放下这项爱好。但孩子出生后,只要吃饱睡足,就哼哼哈哈、快乐无比,并不占用很多精力。正好当时在天涯论坛看到有人招呼乒乓爱好者组织活动,加入他们的QQ群,参加活动,最常去的是山工东食堂的顶层,一张球台每小时才收费5元,十几张球台,几十名爱好者切磋交流,也很有趣。

这个松散自发的民间组织,在当时还很有名,叫爱乒俱乐部,不但有QQ群,还建立了BBS论坛。在里面认识了不少人,他们中间,有的到现在仍然坚持打球,甚至有了自己的球馆,有的应该也在坚持,或者不坚持。因为潮起潮落,任何事物都有兴起和消散的规律,好在其中少部分仍然保持着联系,只是不在一块打球了。

参加上述活动的后期,开始在单位和同事一起打球,这时打球已经不算是运动,更多的是娱乐放松。想过瘾就去民营的球馆,在解放路军区二所里面,有家球馆叫康利俱乐部,老板兼教练名叫闫铭华,在那里居然也遇到了过去一些熟人。话说在民间业余爱好者群体内,只要坚持多练,水平就有提高,几年不见,那些熟人已经比我强很多。

这个期间的某一年,济南市有场面向全市业余乒乓爱好者的群众性比赛,我居然斗胆参加了!在这之前,每年也有类似比赛,都是由玉泉宾馆具体承办,冠名玉泉杯。只是那一年的赛制特别好,好就好在,让我这水平低业务爱好者也敢报名了。

大致回忆下那次比赛的赛制:

先说分组,比赛分四个组,甲组要求专业队退役人员、经历过专业训练但未从事专业运动的人员报名,要求至少在厅局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乙组要求在单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选手报名;丙组要求是爱好者中自以为水平还行的选手报名;丁组要求是老年人和接受专业训练的孩子报名。我水平不够,就报了丙组。

再说比赛,刚开始分组进行小组循环赛,前几名晋级下一轮,淘汰赛。在正常的比赛中,小组循环赛的失败者就没有比赛了,但是这次比赛的亮点之一,就是被淘汰者之间仍然捉对厮杀,赢了进前一轮,输了和其他输的选手再比,姑且叫做后一轮吧,总之一直打到最后分出名次,无论胜负的选手参加比赛的场次都是一样的。当时很多参赛者都开着玩笑说:交的这几十块钱报名费,花的值”。记得我在小组赛中被淘汰,在后面一半选手中的比赛都赢了,总体在整个丙组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取得这个成绩也很不错了!

最后一个也算是亮点:男女组总冠军奖金较高,大概都是1万元,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印象中冠军是在甲组前八名和其他三组的前两名共计14人中间打大循环后产生。是不是大循环,还是分组赛后再循环,现在回想起来不太敢确定了,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决赛阶段,他们给广大乒乓爱好者们奉献出了非常精彩的比赛。

也因此,当年这次比赛,不但在全市乒乓球爱好者中引起了轰动,连不少外地乒协的领导也来观摩学习。我很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来年的比赛就没关注,打球也慢慢少了。

打球慢慢地少了,更少了,三五年也打不一次了。。。。。这项喜好最终离我而去,前后持续20多年吧。以后也可能会部分重拾这项运动,那一定是在附近不远的范围之内,找到参与活动人员和硬件条件较好的球馆。

下一篇,将回忆曾经参与的自行车骑行活动。现在这项运动已经不太时髦了,年轻人开始玩起了大排摩托车,过去他们是单车运动的生力军。不过坚持下来的是纯粹的爱好者,提前向他们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