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怎样解读(从各种表现和检查指标看甲状腺)

TT3测定是诊断甲亢最敏感的指标,甲亢时血清TT3可高于正常人4倍,而T4仅为2倍半,根据T3测定结果,较易将甲亢和正常人区分开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怎样解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怎样解读(从各种表现和检查指标看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怎样解读

TT3测定是诊断甲亢最敏感的指标,甲亢时血清TT3可高于正常人4倍,而T4仅为2倍半,根据T3测定结果,较易将甲亢和正常人区分开来

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几乎均有降钙素及CEA共同表达。

甲状腺结节的恶变率是不高的,因此在甲状腺结节随访的过程中需注意下列几点恶变的可能影响因素∶

①有甲状腺癌的近亲家族史;

②儿童时期有头颈部放射性外照射病史;

③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有辐射照射史;

④实质性结节有明显增大;

⑤在既往甲状腺手术史中曾有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

⑥有甲状腺癌或多种内分泌肿瘤家族史,或者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相关的突变,或降钙素>100pg/ml;

⑦颈部有异常淋巴结。

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表现为结构致密的低回声区或结节,且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或毛糙不规则,可对周围组织产生挤压。超声检查结节中微钙化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为85%~95%;结节边界不规则或不清楚诊断恶性的特异性83%~85%;结节内部血管紊乱诊断的特异性为 81%。但是上述征象的敏感性不高,分别只有 29%~59.2%,55.1%~77.5%,74.2%,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各个征象相结合,而非依靠某一征象。

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节越大、血流信号越丰富,且分布凌乱。

超声阴道下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是细胞水平不是组织水平的检查

临床上区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及决策总结如下

1.年龄和性别。甲状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虽多见于年龄大的人,但是对于年龄<35岁的年轻患者也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发病数以女比男多。

2.甲状腺癌的发病在单个结节远比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

3.结节的大小与癌的发生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在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中,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象的确定应依据超声影像学特征而非结节的大小。

4.一个质地较软、光滑、可活动的结节,大多为良性(未分化癌如有坏死或出血,可相当软)。一个坚硬、固定、不痛的结节,当以恶性的机会大(但有例外)。

5.长得快的结节提示为癌肿,但急骤长大伴疼痛的甲状腺肿系腺瘤内出血或急性甲状腺炎,而非癌肿。

6.甲状腺肿,而同时邻近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为癌。

7.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压迫症状或声音嘶哑者,应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大而行手术治疗。

8.甲状腺核素显像示单个“热结节”,常为良性伴功能亢进;“温结节”多见于良性肿瘤,单个“冷结节”,癌的可能只有20%。如结节内发生出血、囊肿性等改变,也可为“冷结节”。甲状腺癌一般不像正常甲状腺组织那样能浓集131I,因而在甲状腺扫描图上常呈现为低或无功能的“凉”或“冷”结节,但极个别由于甲状腺癌可发生于高功能性的结节中,因此,存在高功能的结节,并不能完全除外恶性的可能性。

9. 其他特殊检查。血清降钙素升高,常见于髓样癌;

抗甲状腺球蛋白和抗微粒体抗体滴度升高有利于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具有相对特异性。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RIA对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的处理主要是放射性碘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TSH促甲状腺激素,高危患者∶TSH<0.1mU/L;低危患者∶TSH 0.1~0.5mU/L;临床痊愈患者∶TSH 0.3~2.0mU/L。全切除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仍增高,提示有残余癌组织。

L-T; 甲状腺素的起始剂量因患者年龄和伴发疾病情况而异。以甲状腺已完全清除者为例;年轻患者直接启用目标剂量;50岁以上的患者,如无心脏病及其倾向,初始剂量 50μg/d;如患者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初始剂量为 12.5~25μg/d,甚至更少,增量更缓,调整间期更长,并严密监测心脏状况。L-T;最终剂量的确定有赖于血清 TSH 的监测。L-T;剂量调整阶段,每4周左右测定 TSH,达标后1 年内每2~3个月、2年内每3~6个月、5年内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以确定 TSH维持于目标范围。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