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告别黄贯中(当我们习惯了与生活握手言和)

变化是永恒发生的,没人能阻挡住变化的步伐,哪怕是时间。当变化来到你我身上时,总显得那么粗鲁无情,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如果有一面镜子可以照亮过去,相信每个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当下的自己和曾经的自己早已判若两人,最可怕的是,不仅外在变了,内在也一并变了。

如果让成蹊回忆童年的场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片桃园。

一条不太深的小沟将我家的桃园和池子家的瓜田一分为二,沟里有一个两家共用的小篷子。篷顶是用席子编成的,拦腰中间横架一张门板,四角各有一根木柱支撑着。篷里足可同时容纳三四个人,简陋却实用。门板上,摆着绿色的瓜红色的桃,混织后的香甜味特别好闻。

连雨天是最神奇的,有时猛烈的瓢泼大雨连砸几个钟头,有时淅淅沥沥能下上三四天。篷外,灰色的天空像一口大锅扣住所有农田,白色的雨线不断落下来与地面的水汇合。雨滴砰砰敲打着蓬顶,不时会有水珠调皮地漏到门板上。

大人们照料着陆续涝死的桃树和瓜秧,一副愁眉苦脸。六七岁的孩子当然不明白这大雨意味着什么,我和池子开心地望着远处的天际,盼望着早一点出现彩虹。

年少无知时,听不懂这首十八,因为灵魂过于空洞。当我们习惯了与生活握手言和,也就再也没可能听懂黄贯中的这首《十八》了,因为灵魂已经败坏。

写下这首民谣味道的作品时,黄贯中35岁,他以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创作了这样一支外表恬淡内核滚烫的歌曲。风轻云淡,你肯定可以感受得到,等你听懂其中的遗憾和炙热时,这首歌也就彻底属于你了。

黄贯中,一个嫉恶如仇、高度自我、冷傲隐忍、拒绝虚伪的硬汉。假如将娱乐圈或音乐圈视作一片汪洋,无论黄贯中的作品还是人品,都像是一条与这片汪洋没有汇合点的溪流,静水深流着,孤芳自赏着。

从幼年到成年,从学习设计到爱上音乐,从闷声弹吉他到阴差阳错成为Beyond主音吉他手,从默默无闻到摇滚明星,从结识家驹到失去知音,从全力维持到无奈放弃,从乐队核心到单飞发展,从独身到丈夫再到父亲……由昨天到今天,从始至终,黄贯中的本色没有过一丝改变,可以说是纹丝未动。成蹊认为,这是最为珍贵的一点。所以,也只有他能写出十八来。

无声的告别黄贯中(当我们习惯了与生活握手言和)(1)

翻开相簿,看到那个十八岁的自己,你还认得他么?他还认得你么?

听完十八,感慨复杂。希望我们能在被无数次抱摔之后,还能咬着牙爬起来不皱眉头。

成蹊总是偷偷回味小时候和池子在瓜棚里的画面,太美了,那种没有杂质的美无法复制,让人不忍也无法忘掉。这画面带着光和温度,时不时跳出来羞臊我眼前的世俗,并提醒我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在成为生活的俘虏后,我们毫不客气地丢掉了自己,也丢掉了一些无比珍贵的东西,从此再也找不回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