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万隆会议(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言

1955 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通称万隆会议)。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次会议仍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会议:参加国大多是刚获独立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而没有历来在国际会议上定调子的西方国家。同时,参加国的社会制度相异,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不同,“甚至肤色也是不同”,却要求会议的任何决议都必须全体一致通过。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在当年1月份就断言:“这次会议的前途……只在概念上有历史意义……几乎所有参加国都不会满意”,“认为这次会议会有肯定的结果,未免太冒失了”。

而奇迹却发生了,万隆会议不仅开得起来,而且取得了圆满成功,最后全体一致通过了内容广泛的《最后公报》。当我们回首这段往事,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结果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周恩来总理在会上的 杰出贡献。

4月18日大会开始,许多代表的发言都表达了团结友好和反殖反帝的共同愿望,但也出现了打着反共的旗号向中国挑衅的声音,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忧虑。周总理泰然自若,冷静地听完了几乎所有的发言。会议第二天,轮到我国代表团发言,周总理审时度势,临时决定将原来的发言稿改为书面散发,当即在会场里,利用休会的短暂时间亲自起草补充发言稿,写好一页就送一页去译成外文。就是在这个补充发言中,周总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力排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周总理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原来紧张的气氛立刻趋向缓和。周总理接着说:“我们共产党员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当中是显然存在的。”周总理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心平气和地针对一些代表对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和中国的误解作了解释,并宣布,为了不想让会议陷入争论,中国决定不在会上提出关于台湾地区的局势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虽然中国的要求是完全正义的。

周总理的发言,充满着谋求团结的赤诚,获得了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赞扬。缅甸总理说:周总理的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曾在会上发表攻击中国言论的代表也承认:“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平的,表现了民主精神。”外国记者也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赞扬周总理的讲话“自始自终贯彻着和平与诚意的精神”。

但是从4月20日开始的各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又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根子还是先前那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实行中立主义同共产主义共处,一种观点反对同共产主义共处,双方相持不下,几乎到了不可能达成协议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4月23日,“成为争论中心而又从不介入争论的一个共产党国家的总理”周恩来,发表了某些代表所说的“亚非会议上最重要的讲话”。

讲话最中心的几句是:“虽然我们信奉的意识形态和承担的国际义务不同,但是我们的目的应当是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和进行合作的基础。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儿,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儿。”——障碍就这样消除了,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4月24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发表。它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的友谊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正是这样的万隆精神,使万隆会议开成了一个团结的会议,一个被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称之为“罕见的理性和尊严的会议”。通过大会、小组委员会和不计其数的会外交往,长期被隔绝和被分离的亚非国家第一次进行了接触,打开了正式建交和互相合作的道路。而这一精神的创建,周总理功不可没。

万隆会议虽然只开了短短的7天,而周总理的伟大气魄和远见卓识,他那谦虚热诚、平等相待、以理服人的态度和作风,却给各国代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周总理代表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取得了光辉的胜利,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准则,在国际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所作的杰出贡献,在国际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