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1)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2)

"

这是一个没有了固定条条框框限制,只要愿意有所为,就能够施展才华、开拓事业新境界的地方

"

和省城来的应急救护培训老师一起聊天,同事随口说:“我们会长是咱们县红十字会成立以来最熟悉业务的领导……”我一时愕然,随后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两个月前,乡镇换届中,我被告知要由镇里调到县红十字会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我茫然无措。此前,在乡镇工作多年,听说县里有这个机构,但不知道在哪办公。身边的同事朋友听闻我要去红十字会工作,都很愕然。好与坏,作为党员干部要服从组织安排。懵懵懂懂地,我就加入了红十字队伍。

走进简陋的办公室,我有些失落。这就是一个“清水衙门”,只有5个人,县红会以下还没有组织;每年连办公经费都有些捉襟见肘,筹集的捐款倒有一点,但一分都不敢乱用;社会捐助的救急物资还没有专门的仓库堆放,被人四处赶着东挪西搬。这么一个单位,我该怎么办?

既然来了,总不应该就此萎靡吧。

仔细研读文件、业务书籍;找同事谈心谈话,了解红会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到上级红会主动请教;主动到县里相关单位推介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等业务……这一个月的经历,让我喜忧参半。

县里一些单位的干部,和我一个月前一样,不知道县红十字会在什么地方办公,红十字会是干什么的;同事也对业务的推展存在诸多畏难、疑虑;财务也处处捉襟见肘。

可喜的是,我通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走访,了解了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推广救护培训,挽救更多生命;通过实施项目,帮助那些急需救助的易受损人群;通过宣传推动,使“三献”造福更多人,让更多人获得新生;通过努力,让博爱奉献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社会充满爱。

我和省会领导沟通时,得到了肯定支持。一个临近退休的长者,还在省红十字会的岗位上像青年人一样充满激情地工作着,深深激励着我。在河南遭遇水灾时,那些走进办公室的捐献者,他们无私为灾区捐款、捐物,他们使我时时感动着。这是一个没有了固定条条框框限制,只要愿意有所为,就能够施展才华、开拓事业新境界的地方。

现在,同事随口说出的话,证明我两个月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效。

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团队士气激励、红十字知识推广、志愿者招募……都是努力的方向。向社会塑造一个可信服的社会公益官方平台,展现良好形象;通过组织建设,为社会应急储备更多力量;这些,在当前的环境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坚信既然来到了这个队伍,就该奋起拼搏,才能无愧于红十字人这个称谓。

路虽长,只要一步步坚毅走下去,终将踏上坦途,必能在沿途留存不一样的记忆。相信未来可期!

来源:《博爱》 图片:网络

作者:朱爱国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