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

01简介

体细胞是动物及生物体中最小的功能单位,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生物体,所拥有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生乳中的体细胞主要来源有2个,一是来自乳腺分泌组织中的上皮细胞,也称腺细胞;二是来自与炎症、病毒进行抵抗过程中而死亡的白细胞。目前国际上对生乳中体细胞的含量还没有统一规定。

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健康与牛奶卫生的重要指标。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1)

一是体细胞数可以准确反应牛群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病率。饲养者关注体细胞数的变化,可以随时了解奶牛群的健康状态与饲养水平,体细胞数提高,是奶牛群或者个体发出疾病的信号,饲养者可以提早行动而减少奶牛业损失。

二是体细胞数指标可以反映乳品质量的优劣。国际乳业通识,体细胞数越低,鲜奶质量越高;体细胞数越高,对鲜奶的质量影响越大,并对鲜奶的保质期和下游其它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的产量、质量、风味等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体细胞数被各国专家认为是鲜奶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02危害

2.1直接影响奶牛养殖效益

生乳的每项指标都在反映奶牛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其中体细胞含量增高,基本可以确认奶牛的乳房或乳腺患有疾病,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导致对乳房或乳腺产生病理反应,以此,体细胞超标幅度可以预示奶牛乳腺被细菌感染的程度。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因乳房疾病造成奶牛淘汰占有很大比例,如果不及时监测发现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乳品加工企业对于体细胞超标的生乳,轻者降价收购,重者拒收体细胞含量过高的生乳。奶牛淘汰率增高,生乳降价或倒奶,无疑会给奶农的利益带来直接影响。

2.2直接影响乳制品加工利益

生乳中体细胞的含量与微生物数量、酸度呈正相关。随着体细胞含量的上升,微生物数量和酸度的指标也相应地增高。当生乳中微生物数量和酸度升高时,又直接对生乳中的酪蛋白进行腐蚀、酸败,将会直接影响乳制品的生产利益。

一方面,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腐败的蛋白质很容易沉淀、挂壁,增加生产、设备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受腐蚀、酸败的生乳生产出的产品,其风味、保质期以及优等品率难以保障,降低产成品的附加值甚至导致经营亏损。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2)

2.3给饮食健康带来的威胁

目前绝大多数乳品企业,对生乳中体细胞的检验只局限在“体细胞含量”,而对于体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致病菌,不具备检验分析能力。

白细胞与细菌等病原体进行抗争、吞噬时,一般一个白细胞在处理5-25个细菌之后,其本身也会死亡并排入到乳汁中。在死亡的白细胞里掺杂着细菌等病原体的分解物,这些不明物体中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致病菌,给食用乳制品的人的健康带来直接威胁。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3)

03影响因素

3.1乳房感染或损伤

乳房炎是引起乳体细胞数增加的重要因素。当细菌感染、组织损伤或其他影响乳房组织的炎症发生时,体细胞数显著增加。其中乳房内感染是影响乳中体细胞的主要因素。不同病原菌对乳房的感染能力不同,可以分为重要微生物和次要微生物两大类。

3.2胎次、泌乳天数

通常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患乳房炎的风险增加导致体细胞数增加。Gaafar等研究了胎次和泌乳期对牛乳体细胞数的影响。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显著增加。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4)

3.3季节变化

通常夏季牛乳体细胞数高于冬季节牛乳体细胞数。因为在高温、高湿季节(例如夏季)奶牛暴露病原体增加,更容易引起乳房感染,而在寒冷季节(冬季或春季)乳房感染的几率较小。另外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降低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奶牛对乳房内感染的抵抗作用降低。

3.4管理

乳房洁净度和乳区及挤奶设备和方式都会影响牛乳体细胞数。乳头括约肌和乳腺导管是阻止病原菌进入乳房的主要生理屏障。

挤奶设备和挤奶程序对体细胞数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旋转式挤奶厅数量的增加,挤奶后乳头自动化消毒的需求越来越大。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5)

了解体细胞检测方法,查找之前文章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6)

一路同频

哈罗德科技

探索检测的光.....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7)

胚乳中营养物质去向(分享生乳中的体细胞)(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