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

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看航空”、“航空工业”、“航空知识”、“中青校媒”等

2022年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1)

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航空行业的好消息接踵而至,5月17日上午,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这标志着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2)

AC313A直升机是一款13吨级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可满足高原、高温、高寒等复杂地区和气候环境的使用要求。

通过定制化设计,AC313A直升机具备执行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任务能力,在加装应急漂浮系统后,还可以执行海上救援任务,可满足我国全疆域全天候多用途的需求,将有效提升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和高质量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撑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3)

相比于原型AC313,AC313A直升机多了一个A,自然不太一样。那么AC313A到底“A”在哪里?

“吉祥鸟”,新利器

MBD三维设计技术

该型机全面采用MBD三维设计技术,整机外形优美流畅,整体风格稳重大气,宽体机身结构具有更大的使用空间。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4)

发动机等多系统升级

AC313A换装了新型发动机,提升了传动系统功率和寿命可靠性,升级了机电、航电、飞控、操纵等系统,增装健康监测系统(HUMS)、旋翼防除冰等机载设备,最大外吊挂起飞重量13.8吨,洒水能力5吨,可运输28名乘员。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5)

适应复杂地区和气候环境

AC313A直升机具备目视和仪表飞行能力,可满足高原、高温、高寒等复杂地区和气候环境的使用要求。尤其是,通过改进设计,AC313A还具备优异的高原性能,可以有效弥补我国西藏等高高原地区应急救援和物资运输需求的缺口。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6)

航空应急救援新利器

AC313A直升机瞄准了我国当前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配装搜索灯、消防吊桶、电动绞车、空中广播等任务设备,具备突出的执行消防灭火、搜索救援任务能力。

而针对不同客户使用需求,通过定制化设计,该型机具备执行紧急医疗救护、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任务能力。在加装应急漂浮系统后,还可以执行海上救援任务,可满足我国全疆域全天候多用途的需求,将有效提高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和高质量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撑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7)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8)

AC313A直升机将有效提高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和高质量供给能力,更好地支撑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高校为航空事业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多新型国产飞机的研制和首飞的成功,凝聚着中国数十万科研人员的心血。以C919大飞机的研制为例,据统计,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共有36所高校为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36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根据各高校自己发布的新闻,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14所高校的贡献(非常可惜的是,无法找到全部的高校名单以及做出的重要贡献,欢迎大家留言指出遗漏高校以及所做的贡献):

清华大学:

清华参与飞机设计的主要方向——气动总体、结构强度、航电、飞控和液压系统等。航天航空学院的肖志祥参与了总体方案设计论证,陈海昕、张宇飞参加了气动外形设计论证工作,葛东云参加了结构强度论证,自动化系程农、李清参加了航电和飞控系统论证工作,精仪系关立文参加了液压系统论证工作、朱春霞参加了起落架的论证工作。

2008年7月,陈海昕、葛东云、肖志祥、张宇飞,自动化系的程农、李清,精仪系的关立文、朱春霞等8名师生奔赴上海,参加“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开展大型客机初期方案的论证工作。在这期间,他们奔波往返于京沪之间,用行动换来了商飞公司的肯定。

期间陈海昕老师和张宇飞同学主动请缨,到“超临界机翼设计”这一主战场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带着些许怀疑,负责人很宽容地表示“你们干干试试吧,不对你们做硬性要求”。经过一番努力,陈海昕和张宇飞终于与其他团队一起提交了设计结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使得清华师生的实力得以初露锋芒。在总共25副翼型中,清华提交的两副翼型中的一副成为了参加风洞测试的七副翼型之一,其大胆采用的基于NS方程分析和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技术也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9)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10)

C919内部

西北工业大学:

重点参与了大客总体方案设计论证等工作,多个学院共有82位师生参与了C919飞机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结构设计、航电等在内的课题攻关。包括航空学院高正红教授团队、李玉龙教授团队、宋笔锋教授团队、张彬乾教授团队、西工大机电学院参与研究了微机电系统制造平台,对飞机减阻、降噪的影响等进行研究,并获得重要数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总体、结构、材料、气动、适航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参与C919的气动弹性科研攻关,形成了气动弹性专业的技术方案;在国内首次自主全过程地完成了大型飞机热气防冰系统的设计,开发研制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防冰系统设计与评估软件;刘沛清团队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课题,其中包括高亚声速机翼设计等;焦宗夏团队为C919研制了国内第一台C919大型客机多轮刹车系统的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熊峻江团队开展了“民机金属结构疲劳评定体系方案”研究;张广军院士团队研制的航空装备飞行性能动态测试站等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联合工程队参与了大飞机项目的总体、气动、强度、材料、航电、飞控、动力、环控、防冰、四性、适航等内容的论证工作。同时,飞机设计、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材料制造、适航管理等领域,共承担140余个项目,经费过亿元,取得了近二十项重要科研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为C919大飞机“起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C919飞机中央翼复合材料后梁大开口补强设计技术研究、C919大飞机铝合金机身激光焊接技术及装备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在C919大型客机研发设计的过程中,上海交大在总体、结构、制造、材料、航电、人因等专业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团队分布在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多个学院。

在总体气动领域,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刘洪教授牵头的总体气动团队,与上飞研究院联合开展大型客机减阻机理及方法(973)、大型客机多段翼型优化设计、C919翼身/发动机一体化气动优化设计与计算、民用飞机防除冰技术、C919飞机低速构型流动控制技术方案设计与应用等项目的科研合作。

结构强度领域,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汪海教授牵头的结构强度团队,先后承担了C919飞机复合材料后压力框强度设计、C919飞机平尾部段强度研究静力试验、C919飞机平尾多梁结构段试验、C919飞机机翼固定前缘稳定性分析方法验证试验等一批直接服务于C919型号的科研与实验任务,为工程研制直接提供了最真实的实验数据。

复旦大学:

航空航天系艾剑良教授、杨爱明副教授、孙刚教授课题组,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林燕丹教授、孙耀杰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杨卫东教授等有幸承担了其中的相关研究课题,助力国产大飞机上天。

复旦大学的乐娅菲,也是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的背后有10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的其中一员。

2012年4月,乐娅菲回国前往西安阎良,成为外场实验队中的一员。三年间,她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海拉尔进行的高寒试验中,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记录,但为了不错失气温最低点,她身兼数职,在零下40度的严寒里绕着飞机跑来跑去,为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空航天领域哪个学校最多(朋友圈被这些学校刷屏了)(11)

乐娅菲所在团队

天津大学:

舱环境控制系统,即飞机的“呼吸系统”具体空气分配设计方案的数值仿真和优化设计,由天津大学团队完成。具体来说,就是在大飞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成型后,对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空气分配进行数值仿真和优化设计,用科学的分析来确保方案的“落地”,让乘客无论坐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且体感热舒适指标适宜。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白瑞祥团队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C919加筋壁板结构、垂尾盒段结构以及尾翼前缘抗鸟撞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检测和力学性能计算评估等5项课题。

研究团队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试验需求,进行了大吨位大尺寸加载系统、承力系统和电测系统的建设,开展了材料级、结构级、部件级三级的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并开发数值分析模型和软件,指导、校正实际试验,建立了飞机典型复合材料结构的破坏行为数据库。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参与了C919大飞机复合材料选材,以及结构强度设计与分析工作。团队由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教授、王继辉教授、刘立胜教授等10余名教师领衔,师生共60余人。

中南大学:

大飞机的机轮刹车系统由中南大学独家提供,并由中南大学校控股公司制造完成。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参与了与轴承相关的项目。

合肥工业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段泽民全程参与了该机型雷电防护方面的研制工作。

中国民航大学:

为大型客机C919技术方案联合论证、安全性技术评估管理与文件体系、适航工程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技术体系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众多高校的科研团队,对C919的制造与设计研发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在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之时,相信每一位参与设计和研发C919的高校科技工作者们,都正注视着东南方的蓝天,为C919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向所有的科技人员致敬,为你们自豪,也为中国航空自豪!

来源: 共青团中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