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边的武将许褚 历史的尘埃曹操

曹操身边的武将许褚 历史的尘埃曹操(1)

引子:《三国志·许褚传》:“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甚亲近焉。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曹操旗下精兵颇多,名目也不少。图有其名如“青州兵”,野战追击如“虎豹骑”,殊死搏斗如“典韦亲兵”(注),而还有一支部队却被人们提起的不多,那就是曹操的“御林军”——许褚虎士。《三国志》称:“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虎士”并非专用名词,李白就写: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三国志·甘宁传》也记载: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虎士之称是指勇猛雄壮的战士,而许褚的虎士则多为身怀绝技的侠士。许褚得以做曹操“御前侍卫统领”有三个原因:一是他为人外粗内细,二是他是曹操老乡,第三就是因为他率领了一批“虎士”。这批人很可能多出自沛国谯,也就是曹操的老家,因为许褚曾“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坚壁以御外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批“御林军”更是顺理成章。这群虎士忠心和战斗力绝对过关,战张绣斩首万计,战马超百人断后,直到曹丕时代,他们还做中军宿卫禁兵。而他们的待遇也随着曹家的兴旺和许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曹操见许褚当天就让许褚入宿卫,他的虎士曹操呼为“壮士”,拜他们为帐前侍卫;战张绣他们勇猛作战,许褚迁校尉;战马超他们跟随许仲康更下立下大功,许褚迁武卫中郎将,《三国志》还特地说明“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后来这群人封候拜将的达数十人,做都尉、校尉的更是多大百余人;曹丕称帝,对于这支父亲的嫡系“御林军”自然是恩宠有加,虎士做中军宿卫禁兵,归入“武卫营”,他们的统帅许褚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武卫”究竟是什么官职呢?“武卫”顾名思义:以武力侍卫。这个官职在魏晋以前没有是的。这个名词最早是曹操作丞相时设立的“武卫营”而来,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因隋制。宋沿其制。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曹操身边的武将许褚 历史的尘埃曹操(2)

具体到曹魏,首先是曹操设置“武卫中郎将”,由许褚担任统帅“武卫营”,曹丕该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仍然由许褚担任。另外,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曹魏改变了过去汉朝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旧五营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新五营为曹魏“中军”,属于精锐部队,而“武卫营”首当其冲。相比“虎豹骑”的偶尔宿卫,“武卫军”才是真正的近卫军,由许褚率领的虎士组成的“武卫营”自然成了曹氏领导者的“御林军。许褚可以说是“武卫官”的老祖宗,他虎士是“武卫军”的鼻祖!

(注)《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

曹操身边的武将许褚 历史的尘埃曹操(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