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

作者 | 园长

编辑 | 石灿

3月14日晚上八点半,小河和他的朋友们如期在快手上开始了一场音乐会。画面中的小河个子不高,一头银发,手拿传统弦乐器中阮,坐在直播镜头前边弹边唱。

歌词是这样的——

"卢沟桥,卢沟桥,卢沟桥上走骆驼。"

这场音乐会叫做《童年的回响》,小河唱的童谣《卢沟桥》,就是他在北京的胡同里"找到"的宝贝,也是这场直播音乐会的第一首曲子。

小河是"寻谣计划"的发起者,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保存并发扬民间童谣。参加这场音乐会的,都是小河的朋友——老狼,龚琳娜,安娜,钟立风,低苦艾乐队的刘堃……他们是演出者,也以童谣守护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音乐会上。

一群曲风各异、个性鲜明的音乐人,在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唱起了同一种音乐——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童谣。

从胡同里出发的"寻谣计划"

小河与快手共同筹备了这场直播演唱会,这也是寻谣计划线上征集童谣行动的开始。借助快手直播,小河和身处世界各地的9位音乐人,共同接力完成了这场传承意味浓厚的音乐会。

老童谣新编,在《童年的回响》音乐会中,童谣是历史,亦是旅程。

小河的《卢沟桥》之后出场的,是身在兰州的低苦艾乐队主唱刘堃,就是被某位南京市民写进歌词"我也不会给你刘堃的电话号码"的刘堃。他和小儿子一起出场,唱兰州童谣《森林里的一棵树》。西北汉子的嗓音,竟把一首童谣唱出了广袤的苍凉感。

刘堃唱过总是在清晨里出走的兰州,唱过路的尽头和海的入口,但在快手直播唱童谣还是第一次。和他一样"初入" 快手直播的,还有老狼,唱着《同桌的你》和《睡我上铺的兄弟》影响了两代人的老狼。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1)

初入快手的老狼,一出现就点燃了直播间

这回,老狼弹唱的是波兰童谣《卡吉德洛森林里》和北京童谣《我们又长大一岁》。两曲终了,他感叹到,当他听说一直在做实验音乐的小河做起了保存童谣的寻谣计划时,心头涌起一股"暖暖的感觉"。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2)

龚琳娜“现场音乐教学”,向观众讲解民歌常识

以《忐忑》闻名的民族歌手龚琳娜,带来了西南地区流行的童谣《螃蟹歌》。唱完之后,龚琳娜没有马上挂断直播,坐在镜头前,耐心地向观众"科普"这首童谣的来历和故事,以及童谣背后的民族文化。

刘烨的妻子安娜,也是这场音乐会的嘉宾。

大约 20年前,在三里屯南街的河酒吧,安娜结识了小河、张玮玮等中国音乐人,民谣的烙印,也自此深深刻在了安娜的青年时代。安娜给音乐会带来的是童谣《Donna Donna》,很多中国观众可能并不熟悉,但它曾多次作为背景音乐出现在电视剧中,比如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

"在属于童年的歌声里,老狼变回了那个温润的少年,小钟(钟立风)则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位微博网友带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整场直播。寻谣计划的这场音乐会,带给了人们太多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清脆、素朴的童谣声,把人们拉到童年,也用音符绘制出一幅长卷——北京卢沟桥上,有一群饱经风霜又造型各异的石狮子;兰州黄河边,森林中的一颗树默默生长;大西南的山林溪水间,小孩子们正在摸螃蟹,追赶天上的鸽子。

这种由音入画的魔力,是任何流行音乐和口水歌都不具备的。只有那些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韵律,才能让听众产生穿越时空的画面感。

"如今,我们对美的认知,失焦了。"

小河有一个公众号"北京何歌手",他在微信推文中写下了对音律之美的忧虑。"眼前充斥着太多信息的人们,却没有机会、也没有途径听见(美好的童谣)。"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3)

北京的胡同,是小河“寻谣计划的第一站”图源:Figure 摄影:PonyBoy

2018年,小河开始尝试寻找"失落的"童谣。他不觉得这是一个类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不是打捞和收集已经逝去的老物件,而是擦拭、打磨这些流传于口耳之间的古老歌谣,让它们在当代重新活起来。

小河的第一站是北京的胡同。把儿歌《卢沟桥》唱给小河听的,是一个79岁的北京大爷。听着老人家京味浓郁、一板一眼唱出来的古朴旋律,童谣的魅力瞬间击中了他。

"强忍着泪水,没有流下来。"到现在,小河还记得初次听到《卢沟桥》的场景。

在北京的胡同,小河还收获了更多惊喜。看着老人们信任的眼神,他觉得"这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从那时起,小河就想把寻谣计划从北京地区的"一次性"项目,变成一个持续进行的计划,对全国各个地方的童谣,都进行发掘和新编。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4)

寻谣计划现场,小河和团队一起为阿姨们伴奏

2019年7月,小河和寻谣计划团队去了杭州,继续寻找存留在老人们记忆深处的童谣。杭州有个"中国最好的老年公寓"随园嘉树。小河发现,在那里生活的老人"老应有老的帅,老该有老的美",生命的力量与庄严,让他深深赞叹。

让"老"的东西恢复生机,也是寻谣计划想做的。

"我们想做的是通过我们的寻找,让更多的人重视童谣、发现童谣、传播童谣。"小河说,"这是个接力和活化的过程。"

"打破偏见"的音乐人

在寻谣计划推进过程中,小河和他的团队也找到了更多"接力人",越来越多圈内朋友看到了寻谣计划的努力。不止因为小河,大家还想来听听寻谣计划,究竟找到了什么样的宝贝。

很快,小河有了把寻谣计划搬到线上,借助直播和短视频更好地传播、发掘童谣的想法。这次,给他惊喜的是短视频平台快手。

入驻快手的时间不长,小河很快有了"打破偏见"的感觉。使用快手没几天的他就发现,对于在线上寻找和传播童谣来说,"快"和"全"正是快手的优势。

有像他这样的音乐人,也有普通人;有大爷大妈,也有年轻人。小河发现,快手可以"瞬间让你知道,远方的当下什么事正在发生",并且"什么人都有",各行各业的千百种生活和细节,在他面前一览无遗。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5)

在快手,寻谣计划的视频作品获得了数百万播放量

在快手筹备这场直播的时候,小河对快手的体会也在渐渐加深。"我自己都成了快手的'日活用户'了。"

一些业内朋友在快手上传的、细心剪辑过的精致内容让小河感到熟悉,普通人发布的"没有审美""没有技巧",但"真实"的短视频,更让他触动。"快手就是把现实放大了,然后推到面前给你看。"

看多了快手,小河也对美本身产生了反思。

"我们对美的理解,有的时候可能也狭隘了。"在他看来,快手上的部分内容,本身可能很粗粝,很朴素,不符合传统的美学观念,但小河觉得,那些内容"是我们观念以外的另外一种美,更广义上的、更超越所谓美的东西。"

小河特意提到了快手用户"朝阳冬泳怪鸽",觉得怪鸽的表情"挺震撼",很有意思。他觉得,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一点,"看看不一样的文化"还是很重要的。

除了真实、丰富的内容,快手直接、平等的用户氛围,也让小河对在这里传播和发掘童谣信心满满。

小河举了一个细节做例子。有网友看到他的发型,会直截了当地问"是不是染的?""是不是带了假发套?"也有网友更加不客气,问他"干嘛把头发弄成这样?"或者"这个假发套看着挺假的。"

但小河并没有生气。他觉得,快手网友说话"特别生活",不会因为对方的名气而"恭恭敬敬",更不会一口一个老师,"这种感觉特别爽。"

"快手的特点,就是人们把东西记录下来,分享给世界。"小河认为,快手和寻谣计划的内在特质十分契合。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6)

寻谣计划执行过程中,小河和老人们在一起

在寻谣计划中,一个典型的"流程"是这样的:请会唱童谣的老人先唱一遍,再让有着当代审美的专业音乐人调整和改编,并尽量保存老人记忆中的曲调。之后,现场参与者一句一句地合唱,最终形成了一件多媒体作品——有文本,有韵律,还有演唱者的画面,更有生命力。

记录和传播,是寻谣计划的关键一环。在快手的支持下,寻谣计划搬上快手的节奏也很快,寻谣计划的快手账号里,已经有了几十条短视频。小河和团队过去两年的成果,也在快手上被更多用户看见。

这要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快手的"守护濒危音乐计划",一项针对濒临消失的民族、非遗、童谣等音乐形式和音乐人发起的公益计划。通过流量扶持和多种形式合作,快手帮助这些优秀文化内容,被更多人看见和喜爱。

"寻谣"在快手

在《童年的回响》音乐会中,与小河连麦共同表演的,还有一群来自大凉山的彝族歌手"拾光者合唱团"。尽管很多人听不懂他们的歌词,音乐的美还是超越了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在快手,他们有超过10万粉丝,很多视频的播放量高达数百万。

晚上八九点,这群孩子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快手直播间里。虽然没能站到舞台上,这个小小的合唱团还是穿起了民族盛装,或是合唱团的"制服"——一件简单的深黑色短袖T恤。他们称呼直播间的观众是"家人",每次直播,都是一次给家人的盛大演出。

每天都有数千人守候在手机旁等拾光者开通直播,其中大多数是凉山彝族的乡亲们。他们爱听拾光者卖力的演出,真情流露的直播,这是属于凉山人的记忆,也是整个文明的财富。

2019年,拾光者得到了来自快手的扶持。这个短视频平台不仅是他们展示自己的窗口,也成了帮助这群孩子走得更远的帮手。借助快手,拾光者这个小小的合唱团,从原本的乡村教育乌托邦,一步步进化成了边远地区的孩子们追求梦想的标志性符号。

在快手的帮助下,小河接触到了拾光者合唱团。"这就是音乐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实际证据。"知道了大凉山深处的这群孩子,小河很是感动,"音乐能改变人,改变人的命运,我是真心觉得在快手上有好的音乐人。"

在快手,还有很多拾光者合唱团这样的幸运儿。

陕北说书牧彩云、怒江春龙歌、昆曲邓娅晖、河南豫剧潘汉秋、黄梅戏大彬彬……从这一长串地域色彩浓厚的名字里,人们几乎可以拼起完整的中国版图。不论是豫剧、昆曲、黄梅戏,还是散落在大西南、大西北广袤田野上的地方民歌,在快手的视野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遗珠,都值得被仔细收藏。

快手帮你找到童年的乐趣(让童年在快手回响)(7)

快手上让“怒江春龙歌”和“陕北说书“ 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快手庞大用户基数带来的丰富内容生态,让再小众的文化,都有适合生存的土壤,重新找到了再次发展的雨露阳光。

一份快手在2019年发布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显示,15万名用户发布了至少5条以上的非遗内容,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过去,"非遗"的传承始终是个难题,民间老艺人都找不到感兴趣的年轻传承人,最终造成脆弱的传承链条崩裂,古老的记忆就此湮没于尘埃中。在快手,"非遗"能够被更多人看见,也有了更多保存下来的可能。

对于小河与寻谣计划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快手上保存了如此之多的歌谣和韵律,一定有相当多值得他们发掘和再造的。

"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快手的方式,去连接它的老铁们。"小河期待着用快手记录、发掘童谣,"人两条腿能走到的地方太有限了",在他和寻谣计划到不了的地方,能有更多用户把这些宝藏收集整理起来。

在小河的设想中,音乐会《童年的回响》只是"一个开头、一个呼吁",他想听到更多的童年歌谣,在快手上得到挖掘和回响。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ciweigongsh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