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土话方言顺口溜(河北河南方言沾)

“zhan”应写作“沾”

zhan是河北、河南一些地区的方言。很多人只是嘴上天天说:zhan,不zhan,zhan不zhan,不zhan弦,但并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实际上这个字应该写作“沾”

为什么写成这个“沾”而不是其他的“zhan”?

“沾”,意思就是“行”。不沾,就是不行;沾不沾,就是“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写?从这个词的起源上来说,大致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河北地区流行着一种地方戏曲“丝弦”,据说内行听丝弦的时候,讲究闭着眼欣赏,倘若听出唱得跑了腔调,行话便称之为“不沾弦”。

第二种说法,旧时戏班的师傅教徒弟学唱戏,除了关注嗓音的好坏外,更主要的是看唱得和弦不和弦。假如唱得和弦合拍,便叫“沾弦”,否则叫“不沾弦”。

以上不管是哪种说法,讲得都是唱腔合不合乎弦调,合乎弦调就叫“沾弦”,就是唱腔与弦调靠近、接近。而从字义上来讲,“沾”字本就有接触的意思,例如“沾边”,唱腔与弦调接近、沾边,就是合乎弦调,就叫沾弦。

再后来,“沾弦”的用法就渐渐脱离了戏曲,变成生活当中普遍的说法,“沾弦”就是行、可靠的意思,“不沾弦”就是不行、不可靠的意思,再进一步简化,便成了“沾”(行),“不沾”(不行),“沾不沾”(行不行)。

河北土话方言顺口溜(河北河南方言沾)(1)

老式弹棉花

第三种说法,有网友说,“不沾弦”跟以上两种说法无关(这种讨论不应该有太绝对的结论),而是跟老式弹棉花有关。弹棉花这门传统手工艺,几近失传,已经很难亲眼见到。所以,只能以相关资料为依据,进行大胆推测:可能与歇后语“棒槌弹花——不沾弦”有关。工匠在弹棉花时,用带棱的木棰频频敲击弹弓的牛筋弓弦,以弓弦来沾取棉花,使棉花渐趋疏松。弹棉花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这个弹弓和带棱的木锤。假如用光滑的棒槌来敲击牛筋弓弦,由于棒槌无棱,便不能沾挂牛筋弓弦,弓弦也就不能沾取棉花,这就叫“棒槌弹花——不沾弦”。歇后语口口相传,逐渐就有了“不沾弦”的说法。

未完待续……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难得出唯一定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