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章评价(一个故事阐述道德经第十章的重点)

楚庄王在接受伍举的巧妙劝谏之后,决心要做出些惊人的业绩,不再贪图享乐他拜孙叔敖为令尹,即相国,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以图霸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道德经第二十章评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道德经第二十章评价(一个故事阐述道德经第十章的重点)

道德经第二十章评价

《一生利国利民的孙叔敖》

楚庄王在接受伍举的巧妙劝谏之后,决心要做出些惊人的业绩,不再贪图享乐。他拜孙叔敖为令尹,即相国,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以图霸业。

当时的楚国通行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庄王却嫌它重量太轻,下令将小币铸成大币,老百姓都觉得很不方便,特别是商人们更是蒙受了巨大损失,纷纷放弃商业经营,这使得市场非常萧条。更严重的是,市民们都不愿意在城市里居住谋生了,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孙叔敖知道后,就去见庄王,请求他恢复原来的币制。庄王答应了,结果三天后,市场又恢复到原来的繁荣局面。

当时,淮水流域常常闹水灾,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孙叔敖为使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就亲自去调查,主持兴修水利设施。最著名的就是芍陂。芍陂原来是一片低洼地,孙叔敖发动农民数十万人,修筑堤堰连接东西的山岭,开凿水渠引来河水,造出了一个人工湖。有水闸可以调节水量,既防水患又可以灌溉农田,从而振兴了楚国的经济。芍陂在当时安丰境内,所以又叫安丰塘。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安丰塘北边修建了一个祠堂,即孙叔敖祠。北宋时,王安石还为祠堂写了诗句“楚相祠堂仍好在"。孙叔敖抚民富国,业绩非凡。不但得到人民拥戴,也深得庄土的信赖。他将许多重要事务都交给了孙叔敖去办理。孙叔敖励精图治,使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楚国日渐强盛,开始与晋国争雄。最终使陈、郑、鲁、宋等国放弃晋国,而与楚国结盟。楚庄王在孙叔敖的全力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叔敖不但政治业绩突出,还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不但重视农业,还注重牧业和渔业的发展。他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这样既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有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孙叔敖这种因势利导的经济观点比司马迁早了五百年,但却和司马迁的观点相近。其经济思想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也是值得称道的。

《范仲淹心系天下》

范仲淹,字希文。幼年时家境贫寒,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为了励志,他21岁去了附近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憎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而是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他通过科举考试,在1015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历年参军。

范仲淹入仕后,最初十余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每到一地,总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让民生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绩。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 年),范仲淹到泰州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他看到泰州及楚州、通州、海州等地,在唐时所建的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已颓坏,每年秋季海潮泛滥,往往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丧亡,盐灶也多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这件事本来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但他积极向上反映,建议修复捍海堤。宋仁宗天圣二年( 1024年),朝廷命范仲淹主持整个修堤工程。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天圣六年(1028年) 春,长达150里的捍海堤终于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场。2600户外逃居民也纷纷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原宋葭苇苍茫的荒地,又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祠堂,并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灾区中心兴化县的人民往往以范为姓。由于范仲淹有此政绩,便被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校理是负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疾苦,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他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小, 俸禄不算多,但每年也有三百贯铜钱,相当于两千亩地一年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颜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请明,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但不久,范仲淹由此触怒了太后,被贬往河中府。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谏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在宫中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范仲淹对此十分气愤,他冒着触犯虎威的危险质问道:“如果宫中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没有饭吃,岂能置之不理?”仁宗无话可答,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仓赈济,并且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为了劝戒挥霍人民血汗的皇室,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他转给嫔妃贵戚们看看,让他们知道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不要过分奢侈。由于范仲淹经常大胆上谏,皇帝不快,又将他贬出朝廷。

范仲淹被贬到地方后,任所常动.但每到一地,他都兴利除弊,注重发展教育。景祐元年(1034 年).范仲淹调到故乡担任苏州知州(一州的行政长官)。他看到苏州暴雨成灾,伏天的大水,过了秋天仍未退下,农田被淹,秋收无望,数万家农户,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这样,走马上任伊始,他就了解水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导太湖之水的计划。他又亲临现场,督修这项工程。在他的领导下,苏州人民一致努力,终于疏通了淤塞的河道,把积水导入了江海。这次太湖水道的疏通,对保障太湖周围的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范仲淹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一天,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块贵地, 今后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笑道:“我家独占贵地,倒不如让出建学,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在这里建起郡学,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任教,学堂越办越好,名冠东南。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名望却越来越高。第一次外贬时,亲朋们一直把他送到都门外,称赞他说:“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三次被贬时仍有人不顾宰相吕夷简的威胁恫吓去送,并安慰他说:“此行尤光(尤其光荣)。”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

当年范仲淹被贬到邓州时,他接到昔日好友滕子京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滕子京的请求,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优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每到一地总是兴修水利, 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生活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人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切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贏得了人们的敬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