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排病反应分几个阶段(艾灸排病反应连载)

这是艾灸排病反应第三篇,紧接上面两篇,如果您没有看过前面两篇,请您抽时间连续看完,然后接着看这篇,这样会对艾灸排病反应有深入的认识,也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

8、皮肤起红点、出红疹、发痒

艾灸排病反应分几个阶段(艾灸排病反应连载)(1)

现象说明

1、这是体内的寒湿及毒素通过肌表排出的表现。

2、艾灸补充正气,在气机的鼓动下,体内的寒湿等阴邪被化开,而且艾灸会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体内的垃圾和毒素也会被迅速代谢,寒湿邪、垃圾、毒素就会从皮肤毛孔中排出来,其表现方式就是起红点、出红疹、发痒。

3、症状越明显,说明体内湿气越重,脾主运化水液,这就意味着脾胃功能往往比较虚弱。

解决方案

1、不要停止艾灸,否则病邪会返回体内。建议坚持艾灸,尽快排出体表的毒素等,让皮肤不适的症状尽快消失。

2、轻微瘙痒,可以将艾灰用麻油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患处,每次使用约10-15分钟后洗去;同时减少灸量,并加灸大椎穴、曲池穴、百虫窝穴。

3、严重过敏者必须立刻就医。

4、脾胃虚弱之人,可加灸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承山穴、丰隆穴以健脾祛湿,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山药薏米粥等补脾祛湿的食物。

注:由于个人体质不同,病症不同,具体情况还应区别对待。

9、上火

艾灸排病反应分几个阶段(艾灸排病反应连载)(2)

碗上的摩卡棒

现象说明

1、灸后上火,就是指艾灸后,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

2、灸后上火其实是体寒引起的。体内寒邪过盛,导致气血不畅、经络堵塞,一旦艾灸补充的阳气无法及时疏导和传输,就会表现出上火症状。

3、一般而言,3类人群最易灸后上火——上热下寒的人,下焦虚寒,阳气不足,上焦的“热”传输下不来,只能郁积在上焦,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中气虚弱的人,中气不足,气路不通,火降不来了,就会“上热”,同时肾水得不到火的温煦,就会“下寒”;气血不足的人,阴血不足,阳气相对过剩,就会向外浮散,引起上火。

4、此外,灸量过大、配穴不当、手法不当等,也会导致上火。

解决方案

1、阴虚之人,一则建议滋阴,比如吃些银耳、糯米、黑木耳等;二则建议引火下行,可以艾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也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三则可以刮痧、拔罐等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

注:阴虚之人应当先艾灸中下焦,然后艾灸上焦。只有先灸通中下焦,补足中气,气路才能畅通,火才能下行,否则,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2、阳虚之人,建议重灸关元穴(可同时艾灸中脘穴),使真元得以激发,有效祛除寒邪,等寒邪祛除后,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3、如果上火症状严重,难以忍受,可以暂停几天或减少灸量。

10、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经血发黑或有褐色分泌物

艾灸排病反应分几个阶段(艾灸排病反应连载)(3)

现象说明

1、说明体内寒邪过重:尽管艾灸为身体培补了阳气,但寒邪仍然堵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就会表现出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的现象,“寒则凝”,因此排出的经血中经常有黑色血块、褐色分泌物。

2、说明处于调整期:一般艾灸的最初3个月为调整期,如果体内寒邪过重,在调整期内,寒邪尚未完全排除,就会出现正邪相争的现象,上述现象都属正常,要给身体自愈的时间。

3、说明艾灸方法有误:最常见的就是只灸腰腹不灸腿。建议女性每次都要艾灸腿部,因为人体是个圆,腰腹部是上半圆,腿是下半圆,如果不灸腿,气血只在上半圆打转,不能形成完整循环,气血不下行,就会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甚至闭经。

4、说明艾灸过量:艾灸过量就会补气太过,气有余便是火,就会伤津耗血,经期延后、经量变少乃至闭经等现象就出现了。

解决方案

1、谨慎停灸,否则原先的调理会前功尽弃。而且月经问题多数由于寒湿入体、气滞血瘀、经络堵塞等引起,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艾灸显著改善身体的内环境,祛寒除湿、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内环境正常了,月经自然正常。所以,切忌停灸,如果实在担心,可以适当减少艾灸时间或艾灸力度。

2、酌情加灸以下穴位:足三里穴,增强脾胃的气血生化能力;然谷穴,主治月经不调,升清降浊,平衡水火;复溜穴,肾水不足,内火亢盛;涌泉穴,引血归源。

3、配合刮痧等方法:先从命门穴刮到长强穴,打通这段经络,疏通瘀堵;同时将两侧呈八字刮开,因为两边有膀胱经的穴位,这些穴位主生殖和泌尿,疏通两边的经络,有助于气血运行。

4、针对津液损耗的情况,可在艾灸前后适当补充温水,多吃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转化。

未续待完..........

接下来会连载几篇艾灸排病反应,总有您在艾灸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此号是专业艾灸学习号,一起学习艾灸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