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公园历史简介(走遍人寰未曾见过的美丽)

昆明西山公园历史简介(走遍人寰未曾见过的美丽)(1)

  撰文/邱江陵·重庆万州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作为曾经的万县地区首府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山公园的钟楼显然比公园本身更有名气。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导致万县老城大半被淹,原本高高耸立于高处的钟楼成了平地突出之物,既不高大也不巍峨,而西山公园也被迫大幅度“瘦身”,再无昔日风采。

  这就是水利开发的代价,也是现代化必须付出的成本。

昆明西山公园历史简介(走遍人寰未曾见过的美丽)(2)

  大约73年前,赫崇学先生在他的学生唐舜华的纪念册上写下这段话:“走遍人寰,还不曾见过,象西山公园那样美丽的地方,叫人留连。”

  本地人赞美自己的家乡,多半不可信,因为有一种情感叫做“私爱”。重庆人说他的重庆,绝对是“老子天下第一”;客居万州28年的我,也曾说过:“万州将会是长江上游最美的城市”。孤陋寡闻之人的赞美,多半也不可信,眼界只有簸箕大块天,看见骡子也当马,更不知道还有纯血、汗血宝马。

  赫崇学何许人也?满人,东北人,清华大学毕业生,时任万县教会学校协同中学教务主任兼国文课老师。

  东北人,一定见识过北陵、承德皇家园林;清华学子,也一定畅游过颐和园、圆明园;流亡江南,也曾领略过苏杭的宅院花园。不知道赫先生走过的“人寰”是否跨越东洋、西洋,但穿越大半个中国却是肯定无疑。走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大江南北,“还不曾见过,象西山公园那样美丽的地方,叫人留连。”仅此一解,也足以让拥有西山公园的万州人骄傲半生。

  西山公园从一诞生就叫公园,是中国内陆开放引进西洋近代文明的产物。她初建于1924年,那时节,全中国还真没得几个正经八百的城市公园。1925年至1928年,杨森扩建公园,面积扩大到560余亩。1930年王陵基筹资修建西洋钟楼,次年建成,成为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

  西山公园内建有“九五图书馆”及古物陈列馆,还有江南版的园中园——静园。西山公园最具特色的是园林设计和植物造型,既有江南私家花园的巧妙精致,也有西方皇家庭园的宏观构图。西山公园建园之始即栽种了大量的古茶树,成为全国著名古茶花园。直到现在,园内仍有川茶古树207株,29个品种,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有114株,二百年树龄以上的有29株,有一株“紫金冠”树龄高达350年,为全国罕见。2016年西山公园被国际茶花协会评为“国际杰出茶花园”。

  如今,西山公园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然而,“走遍人寰,还不曾见过”的美丽的公园已经黯然失色,原先将近600亩的面积,已经缩水到不足160亩地,可供游人观赏的景区仅100亩左右。

  公园建园96年,万县建市已然92载,在即将迎来建市100周年之际,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为这座城市留下许多骄傲和美丽的建设者致敬!我们也期待,建市百年之时,当代建设者也能为这座城市增添新的荣光!(作于2020年6月6日)

  【作者简介】邱江陵,笔名子思、子问。“60男”。重庆市作协会员。教员出身,公职退休。一无所长,只爱笔耕。多项成果获市(省)政府、市教委奖励,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年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关注民生、咨政代言。乐于文史探秘、长于随笔记趣,在高校学报发表多篇地方文史论文,多项文化创意项目落地在城市公园广场,出版散文集《从大昌出发》,在《重庆晨报》《神龙架报》《三峡文艺》《巫山文艺》《两江文苑》等报(网)刊发表散文、随笔数十篇,歌曲《黄葛谣》(作词)在央视“星光大道”播出。

昆明西山公园历史简介(走遍人寰未曾见过的美丽)(3)

昆明西山公园历史简介(走遍人寰未曾见过的美丽)(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