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抗战老兵采访(92岁抗战老兵想给心脏换)

2018-11-26 15:3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记者 李文芳

90岁抗战老兵采访(92岁抗战老兵想给心脏换)(1)

“我情愿迎险而上,不愿躺着等死……”

不久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医二院)的病房里,一位9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用标准的军礼表达自己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王建安教授带领的心血管团队,让我重新再活。”

山东92岁抗战老兵

想到浙二来接受主动脉瓣介入治疗

今年7月,浙医二院心内科接到了一通来自山东的电话,来电者是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原来,是一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病情加重,急切希望到浙医二院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治疗(TAVR)。

听上去,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跨省转诊手术的案例。可接下来讲述的故事,让浙二心血管团队陷入沉思。

远方的病人,竟然是一位抗战老兵,已经92岁了,并且强烈希望能够想接受全球范围领先的高难度微创手术!

他叫孙占元,是一位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年轻时保家卫国,革命胜利后转业地方继续默默奉献,终于看到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如今,连自己的大儿子都已退休,颐养天年的他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岁月在他心脏的主动脉瓣刻上了痕迹。

2007年,他在当地医院确诊老年退行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由于担心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家人选择保守治疗。最近两年,他的主动脉瓣狭窄进展很快,已经无法通过常规治疗控制,按照当地医生的说法,随时可能引发猝死。

为何一定要到浙医二院?

孙占元并不惧怕死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显得特别达观知命。

他说:“我相信中国的发展。哪一天我们国家能治这个病了就告诉我,我宁愿治死,反正不等死。”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了所有医护人员和家人。

没多久,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师就联系上浙医二院的专家,希望能够用最新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让老人家重获健康。因为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知道,浙医二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在我国积累了最丰富的TAVR经验,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杭州方案”。

反复研究病例

担着风险将老人收治入院

于是,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带领团队反复研究了孙占元的病例资料后,将老人收治入院。在分析孙占元病例资料时,浙医二院王建安团队发现,他的整个瓣叶结是二叶式畸形主动脉瓣膜,钙化很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人的经验,特别是杭州方案,精准完美地解决了孙占元的主动脉瓣狭窄问题。

王建安院长表示,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实际上老年人的概念都是相对的,且老年人可能有更大的创造,像这位山东的老人,90多岁了,从基本上不能行走,现在可以自由的活动,这种对他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改善,使得他生活更有勇气,这也是医学人文的重要体现。

在对老人做完各项检查后,手术顺利进行。做完手术回到病房以后,孙占元说:“感觉哪里都敞亮了”“真是重新再活!“

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主动脉瓣狭窄会带来那么严重的后果呢?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间,那么主动脉瓣就像是心脏的“大门”。当这扇门关不上,或者关上后还有缝隙,心脏就有可能供血不足,长期以往就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心跳要停跳,借助体外循环,手术风险大、患者痛苦多,很多老年人、或者非常重症的晚期病人根本耐受不了手术。

六年前,王建安教授团队开始围绕心脏瓣膜疾病进行联合攻关,终于,用不开刀的方式,也能把狭窄的瓣膜换上。这项让高龄、高风险而无法开刀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重生”的技术,叫“经导管(微创)心脏瓣膜置换及修复术(TAVR)”。

孙占元做的就是这个手术,自从王建安团队开展TAVR以来,已经成功治疗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病人。

孙占元很快恢复了健康,病愈出院之前,作为一名军人,对着所有医护人员敬上一个军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