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

5月8日晚,《飞夺泸定桥》大型历史题材实景剧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上演,演员在舞台上喊出了这句慷慨激昂的口号。台下有观众随着振臂高呼,流下激动的泪水。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1)

舞台上的这一幕,联系着的是一段历史壮歌。1935年,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强渡大渡河成功,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和时间赛跑,终于让红军取得了战略先机,1935年5月29日凌晨,22名红军勇士冒着枪林弹雨,踩着铁索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占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2)

《飞夺泸定桥》实景剧高度还原了历史场景,让观众角色互换,以红军战士的角色穿越历史情景。真实表现了飞夺泸定桥这一军事奇迹。剧目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夜袭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神兵天降”、“疾行240”、“飞夺泸定桥”5个篇章还原历史史实,融合戏剧、电影、舞蹈和全息投影、机械舞美等当代艺术于一炉,将红军战士在危难时刻的奋勇战斗展现得淋漓尽致。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3)

汪甲、尹航是《飞夺泸定桥》实景剧的主创,从最初萌生想法到成功试演,他们花了三年时间,整个项目的投入如今已经接近千万。如此巨大的投入,背后却有着一个简单纯粹的想法。过去,汪甲在成都经营着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作为提供方案的“乙方”,汪甲和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甘孜州文化丰富,生于斯长于斯的汪甲,很早就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我们本身就有很深的家乡情结,雅康高速通车以后,就像推了我们一把,更激发了我们回乡的愿望”。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4)

为了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返乡之前,汪甲做过很多创业方案,“包括做康定情歌剧,格萨尔王剧等等,这些都考虑过”,一次到井冈山考察的经历,一下子启发了他的灵感。“在井冈山坐出租车时候,司机就和我说,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做得很好。我就想到自己家乡的泸定,然后我就问司机,你知道飞夺泸定桥吗?”,司机回答,“我知道,在湖南吧?”

“这就扯远了,张冠李戴了。我就想我们泸定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能把它呈现出来呢?”

井冈山考察之后,他和好朋友尹航随即开始创作打磨《飞夺泸定桥》剧本,2018年,他们在泸定成立红飘带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诗,由此在泸定这座红色名城得到生动还原。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5)

万事开头难,再次开始创业,资金、场地、培训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演员的语言障碍也是一个问题”,汪甲说,“我们的演员来自甘孜州18个县,藏族、汉族、羌族、彝族都有,他们之前也都没有演艺经验,在台词的培训方面,我们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创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人力、资金投入,在获得投资之前,汪甲和他的团队也曾一度陷入困境。“我自己也做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演员们却没有动摇,每天都在辛苦的排练,确实也感动了我,我们也就这样想,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

“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一年免费的场地,也常常给予我们指导。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本地的老爷爷、老妈妈看完之后,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们看到了过去的历史,感谢你们。”

创意从萌生到最终开花结果,历时三年,投资千万。汪甲、尹航和他们的团队终于实现了历史的“神还原”。

“到了井冈山之后,我才发现红色文化能做的这么震撼,它的力量太强大了,现在我们泸定也正在打造‘红城绿谷’,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汪甲感慨。

84年后,大渡河依然日夜奔流,而人们也从《飞夺泸定桥》实景剧中,对泸定这座英雄之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6)

飞夺泸定桥剧组(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历史)(7)

“看了这部剧以后,首先给我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作为泸定人,我觉得这部剧让我对这段历史更加刻骨铭心”,观看试演之后,泸定市民曹雨说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我们今天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当年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

记者:戴建伟 王涵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