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觉识别二维码获取数据(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

8月22日,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选拔赛暨2018“贵州银行杯”贵州创业创新大赛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落幕。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创谷)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从各市(州)及贵安新区106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创新项目组一等奖。

今年10月,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将作为新区唯一、全省7个优秀项目之一,参加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

云视觉识别二维码获取数据(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1)

向评委介绍参赛项目

“双创”大赛带来意外收获

走进启迪贵安数字小镇A3栋8楼华云创谷临时办公区,最左边的办公室不时传来“哒哒哒”的键盘敲击声。走近一看,原来是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鲍翊平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修改今年10月即将参加的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的课件。

回忆公司参加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选拔赛暨2018“贵州银行杯”贵州创业创新大赛的初衷,鲍翊平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2018年6月初,华云创谷原本是为了借用平台来推广产品,报名参加了在贵安新区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选拔赛暨2018“贵州银行杯”贵州创业创新大赛贵安新区分赛。经过层层选拔,7月13日,在贵安新区分赛区决赛现场,华云创谷以88.67分的成绩,获得贵安新区分赛区创新项目组一等奖,得到了参加贵州省选拔赛的机会。

8月21日至22日,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选拔赛暨2018“贵州银行杯”贵州创业创新大赛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华云创谷推出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以87.14分的总成绩获创新项目组一等奖,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的“入场券”。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选参赛项目、做方案、做路演PPT……鲍翊平带领着团队一直在忙碌。随着比赛逐渐深入,华云创谷参赛的初衷慢慢开始有了变化。

鲍翊平深有感触地说:“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进一步理清了创业思路、吸纳了专家意见、提高了项目层次,还让我们重新对项目进行了梳理、回顾,检查不足。此外,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还获得了与其他双创项目相互交流的机会。”

据了解,今年7月,华云创谷自主研发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获得了贵安新区研发奖励补助54万元。

“我们会好好珍惜这次代表贵州参加全国选拔赛的机会,对我们的参赛项目进行更深入地调整,争取在今年10月举行的全国选拔赛上取得好成绩。”鲍翊平说,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参加类似的比赛,增加经验、提高竞争力,促进成果转化利用。

云视觉识别二维码获取数据(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2)

向嘉宾介绍公司情况。

交换平台成为全国首创

说起此次获奖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鲍翊平不禁喜上眉梢。

经过编码处理器、生成二维码图像、接收图像、解码处理器等步骤,一台小小的“华云二维码摆渡机”就能实现将数据从A网指定网络接口安全交换到B网络接口,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不可控因素,解决了现存网闸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了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的物理隔离以及数据的单向传输。

据介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又称“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该项目采用安全可靠的先进编码技术,利用显示屏和摄像头模拟人眼识别,进行内外网数据自动迁移,在确保两网(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物理隔离的条件下,为网间交换数据提供一种自动化、安全可靠、近实时的解决方案,打通了跨网数据安全交换“最后一公里”。

同时,华云创谷针对当前国家党政军等职能部门、重要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和外网数据交换安全性不高、效率低等主要痛点,致力于在物理隔离网络间提供数据安全近实时交换服务,并策划出跨网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填补了市场空白。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目前是全国首创的唯一一家能够在完全物理隔离条件下,实现数据跨网近实时单向传输的设备。

“为了更好地研发项目,了解需求,我们对全国县级以上的委办局、重要企业单位(含军工单位)等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这些单位均有跨网数据安全交换的业务需求,预估市场规模逾千亿元以上,这个结果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研发信心。”鲍翊平说,以前,为了做到不同部门建设的涉密网络之间物理隔离,每人需要使用两套或更多物理隔离的涉密网路,这样既不利于实现信息共享、用户使用,也不利于节约建设和运行管理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基于安全隔离的多网一体化整合系统解决方案,在完全物理隔离的条件下,实现一台网络终端对多个网络的实时操作。”鲍翊平介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不仅具有数据库单向传输、文件单向传输、邮件单向传输、策略管理、运行监控、预警告警的功能,还具有物理单向传输、防止信息泄露等特点,该平台将众多数据功能统一于一个项目中,既保护了数据安全,又方便了用户使用。

据了解,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只是华云创谷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华云创谷已为大数据安全领域提供了大数据安全共享交换、大数据安全管控、大数据安全存储3个大类的“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光盘摆渡系统”“资源同步系统”“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数据归档系统”等24款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云视觉识别二维码获取数据(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3)

回答评委提问。

乘“势”而上借力腾飞

“落户贵安新区,我们看中的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示范区的‘势’。”谈及华云创谷为什么选择落户新区?鲍翊平有着自己的考虑,他说:“相对‘北上广’更为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市场环境虽然滞后一些,但是对安全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我们就是想通过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的“势”,在此“扎根”,通过产品辐射整个中西部。

鲍翊平介绍,2016年初,网络安全被正式划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方向,在政府未来5年的100项重大建设项目中,排在第六位;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互联网 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其中第七条关键保障技术第三点指出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是“互联网 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得以发挥作用乃至正常运转的核心能力……这些都是华云创谷对安全行业、政府市场的前景分析。

不仅如此,贵州舒适的气候,也让鲍翊平赞不绝口。他笑着说:“选择落户贵安新区,气候原因也占了很大比例,在这里,晚上睡觉还得盖上被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8月,第1代“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上线运行;2018年5月,第2代“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上线运行,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5倍,综合性能表现良好。

“今年4月,株洲市国土局成为使用‘二维码摆渡系统’的首个用户,该平台在实际运用中将跨网数据交换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几秒,市民和企业政务业务办理时间从几个工作日缩短到当日办结,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鲍翊平说,华云创谷还将以“打造军民融合大数据安全自主领先品牌”为己任,秉持“为大数据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理念,以安全促效益,陆续推出第3、4代系统,实现整体性能较大提升,打造跨网数据安全实时交换产品的引领品牌。

据介绍,2018—2020年3年时间里,华云创谷预期基于“二维码”的数据交换平台项目将实现净利润年均增长近50%。同时,该公司还将继续完善保密技术研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为大数据发展“保驾护航”。

云视觉识别二维码获取数据(华云二维码摆渡系统)(4)

与前来参观的嘉宾交流。

“做一名网络安全卫士”

“你在体制内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放弃‘铁饭碗’和安稳的生活,去折腾自己?”在母亲和岳母看来,当初提出想要创业的鲍翊平简直就是在胡闹,让她们一时难以接受。

回想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创业过程,现为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鲍翊平感触颇深,对于当时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来说,那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毕竟在此之前,他的生活还算如意。

1999年,鲍翊平参加高考,那一年,以鲍翊平的高考成绩来说,清华、北大可以随他选。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鲍翊平并没有这样做,同时为了自己能继续上学,他毅然选择就读军事院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99年9月入校,从本科、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到讲师、干部干事,鲍翊平在国防科技大学一待就是近20年。在这期间,鲍翊平主持了军队后勤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军队级课题10余项,在SCI、EI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国家专利1项。

在部队的近二十年里,鲍翊平感觉一眼就能看到头,内心开始躁动不安,就想趁年轻继续折腾一下。但是母亲、岳母不赞同他从机关单位到市场化公司身份的转变,压力让三十多岁的鲍翊平越发犯了难。

“如果不是我的妻子坚定地站在我身边,帮我说服两边家长,我也不会创业。”鲍翊平回忆道,刚开始萌生创业想法时,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出去转一圈考察一下,结果发现当前“互联网 政务”跨网数据交换仍存在安全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他和团队的技术确实有市场,这更加坚定了他想创业、想闯一闯的决心。

在选址上,鲍翊平和他的团队看中了贵安新区这个国家级新区。

“贵安新区对于创业者有着丰厚的政策支持,这首先就给了我节约一笔不少的资金。”鲍翊平说,“创业初期我还去了其他地区考察,通过对比,了解到贵州省这两年大数据发展位居全国前列,这更加坚定了我和团队要来贵安新区的决心。”

2017年12月,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安新区注册成立;2018年5月,该公司与贵安新区签约,正式落户。截至目前,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预计今年将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

“1999年我穿上军装,奋战在国防科技一线,如今我脱下军装,期望再用二十年时间,通过自主创新做好一名网络安全卫士,护卫网络安全,延续我保家卫国的梦想。”鲍翊平说,接下来,将继续拓展市场,将研究方向转向“联网 时代”政企内网安全解决方案上去。

(本报记者 杨睿)

(图由贵州华云创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