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和风华绝代(风流倜傥阮先鲍)

八十年代末,我们有幸成了阮先鲍教授的学生。那时他五十岁左右,俊郎而儒雅,成熟而温润。班上的一群花痴说他玉树临风,说他风流倜傥,说他和当时顶级明星秦汉一样飘逸潇洒,却比秦汉多了一些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文化气质,这是哪个名演员都表演不出来的。她们听课时的那种专注劲,眼里满是攫取的欲望。

我们不是花痴,我们背地称他为阮才子,因为他是全才,诗词歌赋深谙其道,琴棋书画甚得其理,颇似唐伯虎嵇叔夜。他讲屈宋文学,仿佛是在讲他自己的作品,一字一句,干干净净,每一句话都不拖泥带水,绝对摒弃啰嗦。万一语塞,他如制造悬念一般,顿住,浅浅地一笑,甜得有种羞涩感,让花痴们着急,接下来准是一个精彩的片段。把他的课堂语言记录起来,不需要任何修饰就是一篇完美的散文。

如果说赖汉屏教授的授课激情四射,李君坦教授的教学海纳百川,那么阮教授的教学就是字字玑珠。

他给我们授课是从《离骚》开始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他说这里的“降”要读“hong”,读古韵文,就必须按古韵读,不能读得不伦不类,破坏了它的音韵美……

他的讲授全程脱稿,诵读与赏析有机整合,仿佛是两个人在说相声,抑扬顿挫,眉飞色舞,声情并茂,让人在愉悦的氛围中沐浴经典,体验审美,吮吸文学。

他是绝无仅有的一位放弃仕途潜心从教的名宿。他的治学不含一点功利色彩,他的课堂举例与联想,理想浪漫而通透,没有一丝的晦涩和消极,完全是一个学者的纯粹阳光与赤诚。

一篇《郁郁涧底松》,他把左思的故事讲得痛心疾首,把他所处的时代剖析得入木三分。把诗人与诗作融为一体,抚今思昔,看那时的任人唯亲,想今天的选贤任能,让我们不得不珍惜今天的美好,完美自己的人生。他是传道的尊长,他是授业的贤能,他是解惑的恩师。

他是最讲究板书的,这应该与他爱好书法和绘画有关,字迹书写美,板块设计美,内容归纳美。一个小时讲授的内容再多,黑板上的提纲挈领都能纲举目张,对着板书,我们复述这一个节的整个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

一次课间休息,他在阳台向我招手,让性格内向的我手足无措,也受宠若惊。他问我,你的字最先是临的哪个的帖?几多好看!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我还以为如我这般默默无闻的人,是根本不会让他在意的,哪知道,他却记得这样清楚。

是的,当时我们班的赵兴初石学志刘学瑶李莉汤丽丽等同学的字写得十分漂亮,但几次书法比赛,评委都顺便给了我一个一等奖,可能发现我的字体独特吧,说老实话,我是一直没有临过帖的,就是看喜欢哪个老师的字,下课后就在黑板上描一下,可能算是综合了百家之长吧。

我知道,他这次接触我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说我的字,只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拉进我们师生的距离,其实也是在暗示我,一个老师,必须学会一些亲近学生的技巧,才能让他亲其师而信其道。

也就是从这开始,我与阮教授的接触就多了起来,再也不会路上遇着他叫一声阮教授好都心跳加速了。

那是一次古典文学的期末考试,阮老师监考。最后一道题的内容是《贾宝玉的性格分析》,如果按照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回答,稍作归纳,40分的题得38分应该问题不大,但反正时间足够,我想发挥一下,不知可否。

阮老师见我望着他,轻轻来到我身边,示意我要说什么?我点着这个题说,我可以自由发挥么?

完全可以!

于是,我写了一个《论贾宝玉性格系统》,本来两三百字可以完成的题目,我写了七八百字(后来继续发挥,写成了近万字的毕业论文),这显然加重了老师的阅卷负担,让我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不料阮老师阅卷后立即捎信让我过去一下,一进门他就拿着我的卷子对我大加赞赏,好啊,很好!我们的治学就是要这样探幽发微曲尽其妙的精神,这才是学有所获呀!

接过老师手中的试卷,发现他居然给了我45分!并在答题中加圈加点,也适时地指出一些不足。

可见,他对他的学生是何等温润与关怀!

治学不能太刻板,只有敢于突破固有的程式,敢于融入自己的思想,大胆想象,合理发挥,精心构思,小心写作,这样的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才有你的特点和价值!

他这样总结似的告诉我——嗯,我记住了,直到今天,直到此时!

当我走上工作岗位,走上三尺讲台后,我力排众议,大胆尝试给学生打满分作文,我的满分不是出版的尺度,是学生此时的尺度。经常给他们八十九十甚至满分的作文,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顺便也能得到了家长的赏识教育,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谢谢您,阮老师!这正是您教给我的!

我想用一个经典的细节作为本文的结尾——

毕业前一天的晚餐后,我和唐业勇同学去请阮教授参加我们的毕业晚会,我给教授递上请柬,他欣然应允。我正欲转身离开,不料唐业勇突然把我拉住,让我和他并排站着,对阮老师道:“阮教授,特别感谢您两年的教诲,无以为报,我们给您敬一个礼!”我立即响应,双手紧扣裤缝,内心极为虔诚!弯腰俯身深深鞠了一躬。

这也可能很出阮教授意料之外,他连忙起身,一手拉他,一手拉我,免礼免礼!

接着,又很虔诚的回了我们一礼。

这个场景太震撼了,现在想起,依然觉得十分神圣!

风流倜傥和风华绝代(风流倜傥阮先鲍)(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