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般有什么心脏手术(心尖尖上扎个小孔)

在胸壁上开一个小孔,就能在心脏不停跳,不开胸劈骨动大刀的情况下,为年过八旬的老人进行二尖瓣(左心室的“大门”)。传统意义上的心脏手术,也能通过细小切口来完成手术。日前,广东省医心外科成功为一名八旬高龄患者进行了极小手术创伤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第二天就脱离呼吸机。

用了15年的“左心室大门”坏了

再换时老人已八十高龄

今年81岁的马老爷子近日住进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病房。

早在2005年,老人家就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引发的瓣膜病变,做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后身体一直硬朗。但这个生物瓣膜经历了15年的耗损,早已过了使用年限。

两个月前,马老爷子开始出现明显的胸闷不适症状,上两层楼就气喘吁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心脏彩超结果显示,老人体内的生物瓣膜出现了严重的急性撕裂,导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人工生物瓣膜衰败一直以来都是心脏外科的技术难题。按照现有的工艺水平,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多在10-15年之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健康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患者的寿命超过了生物瓣膜的“寿命”,同时也为心脏外科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类患者的年龄通常在75岁以上,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的人较多,难以耐受传统的再次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但药物保守治疗,又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及微创心脏外科主任医师黄焕雷表示道。

老年人一般有什么心脏手术(心尖尖上扎个小孔)(1)

黄焕雷主任在为老人操作手术,传统的手术刀,变成了极小创口的导管

心尖尖上扎个小孔

将新瓣膜从这输送到指定位置经过心脏外科、心内科、心脏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反复讨论和会诊,最终决定为马伯实施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

手术由、黄焕雷主任主刀完成。手术采用左侧胸腔入路,皮肤切口长度仅4厘米,并且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心脏停跳。暴露心脏后,在心尖部做一个穿刺点,利用导丝和导管完成心腔内的操作。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拆除原来的生物瓣膜,操作复杂,耗时很长。

“瓣中瓣”技术则不需拆瓣,直接在X线引导下将支架瓣膜输送到生物瓣瓣口位置释放,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换瓣”操作。术后超声显示新的支架生物瓣膜植入位置满意,没有出现渗漏,功能非常不错。

第2天,老人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黄焕雷表示,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新技术获得医院的批复后,今年以来,心外科已累计完成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7例,全部患者均顺利康复。

老年人一般有什么心脏手术(心尖尖上扎个小孔)(2)

经过微创手术,马老爷子很快就解决了心脏问题,而且能极小创伤的快速出院。

“这一技术避免了再次开胸分离的损伤,避免了体外循环对心脏及全身多脏器系统的打击。传统开胸手术需要6、7个小时,而采用新技术1小时即可完成手术,出血量不超过50毫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效果确实,将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常规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臧鑫

通讯员 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