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

灿烂文化

云髻明珠映罗裙——服饰艺术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1)

隋唐时期的服装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种。前三种属礼服,沿袭传统汉族服装;常服则是在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唐代有关服色、纹样、佩饰的种种规定,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新颖华丽、丰富多彩的隋唐时期官员袍服和铠甲表现的皇皇威仪,对周围邻国及后代服饰制度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出土的陶俑和壁画看,隋代文武官员服饰既有北朝遗风,又有南朝元素,笼冠、小冠、风帽并行,胡汉款式杂陈,但明显趋向于彰显等级、注重礼仪、区分尊卑的统一风格的形成。到了唐代,官员服装的款式在隋代基础上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了一整套以款式、颜色、质地、配饰为主要区别和内容的法律明文规定的服饰制度。郑仁泰墓出土的文吏俑、武官俑可见初唐官员服装端倪。文吏俑头戴进德冠,上身穿红色阔袖短袍,外罩裲裆,下穿乳白色长裤,足蹬黑色如意云头履,领、袖、襟边缘均饰花边并贴金,双手合抱胸前,文雅、含蓄而不失威严。武官俑头戴兜鍪,护耳垂肩,身着明光铠,双肩披绿色披膊,腰带以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边缘饰以流苏,绿地宝相花战裙长垂至靴面,足蹬黑靴,右臂前屈握拳,似持长柄武器,左臂下垂肘部微屈,似握佩剑。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2)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3)

彩绘釉陶贴金文吏俑、武官俑

在妇女服饰方面,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期承汉魏北朝遗俗,小衣长裙,多着深色,少施粉黛,佩饰简约;中期则衣裙艳丽,胡服盛行,簪钗耀眼,丽人簇簇;晚期体丰服艳,广袖博衣,饰佩繁缛,华而失趣。唐代妇女服装虽然千姿百态,但其搭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上衣下裙,另一种为上下不分的袍服(配裤)。袍有圆领袍(男服)和开襟的胡袍;衣有襦、袄、衫;裙多为长裙(以多幅者为佳),裙色以红、绿、紫、黄居多,尤以红裙流行。宫女一律着半臂(一种短袖套衫)。

唐初,妇女衣裙受隋朝旧俗及胡服影响,尚小袖短襦配修身长裙。随着社会观念和时尚的变化,妇女衣领的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低,直至半袒胸乳,唐诗描绘的“粉胸半掩疑晴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的人物形象在出土文物中屡见不鲜。

裙子作为唐代妇女的主要下装长盛不衰,300年间款式变化不断,其中不乏诸如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单丝碧罗笼裙和百鸟羽毛裙等罕见珍品。前者所饰花鸟均用金片镂刻而成,仅有米粒大小,却五官俱全;后者以百鸟羽毛织成,反、正、明、暗看来色不相同。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武则天的供奉之物——蹙金绣毛裙,足见唐代织绣工艺之精湛。除此之外,唐人诗歌中赞颂的石榴红裙应是宫廷内外广大妇女的共同爱好,白居易“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桃花马上石榴裙”等诗句都说明这种色调、款式的裙子的无穷魅力和受妇女欢迎程度。

帔帛是唐代女性服饰搭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肩披帔帛的风俗可能源自遥远的希腊、罗马以及波斯地区,波斯萨珊时期的金银器上就常见肩披帔帛的女子形象。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壁画、线刻画和陶俑中的女性,几乎人人都披着长短宽窄和质地不同的各色帔帛,与襦和高腰曳地长裙搭配,使女性身材更显修长和俏丽,“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轻薄的衣裙与丰腴的体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与陶俑、壁画中妇女优美的曲线体现了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与高雅,真实展现了盛唐女性的时代风采。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4)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5)

彩绘胡服女立俑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6)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7)

三彩女立俑

盛唐开始,妇女服装一改“尚窄”之风,由紧身胡服逐渐向宽松肥大的方向发展,并以宽大的衣裙和艳妆丰腴的躯体为美。这种艳丽丰肥之风在宫廷及贵族妇女中一出现,便立刻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在唐代仕女图及唐墓壁画中,都能看到像该女俑一般丰腴健康、神态间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和娴雅韵味的盛唐女性形象。

“胡服”是对包括波斯、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服装的总称。在唐代这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里,女性敢于大胆追求服饰的自然美,突破“夷夏不通服”等传统礼法的限制,服饰胡化之风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胡服与男服在唐玄宗时期深受宫廷妇女的喜爱,并影响整个社会的风尚。作为东方的第一大都市,长安城里有成千上万的回纥、龟兹、吐蕃、南召、日本、新罗、波斯、罗马、阿拉伯等人,他们的文化习俗最直接、最容易的传播形式就是通过乐舞及服饰来进行,于是“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女为胡妇学胡妆”已成唐代贵族妇女的一种时髦和追求。从韦顼墓、永泰公主墓线刻胡服侍女图,到咸阳边防村杨谏臣墓出土胡服女俑等形象来看,唐代女子所穿胡服多为翻领镶襟边窄袖开襟胡袍,戴胡帽,腰系蹀躞带,穿条纹小口翻边裤,着靴或软锦镂空履。同时,女扮男装也是盛唐时期的流行时尚,唐太平公主即因穿紫衫系玉带扎幞头在高宗面前歌舞而深得喜爱。到玄宗开元年间,妇女常有穿丈夫衣服靴衫的。有唐一代,女子着男服,于俏丽之外又平添一种潇洒英俊的风采。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8)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9)

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陕西古代文明盛唐气象)(10)

彩绘帷帽女骑俑

唐代妇女的首服,初行幂篱,复行帷帽,再行胡帽。古代女子出门,必须遮面,所用帛巾称作面衣。唐代初期的幂篱实际上还是古代面衣的延续,只是兼有面衣和帽子两种功用。幂篱实为一大块透明的纱罗,用时自头上披下。幂篱最初是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入中原后成为女子专用品,其纱罗仅垂至颈肩,实际上已是帷帽的一种。从全身障蔽的幂篱发展到渐露面庞的帷帽,已使唐代一些官员心中不快,认为帷帽过于轻率,有失妇女仪容。但唐代妇女的时尚追求并不止步,于是随胡舞而来的胡服中的胡帽,便成了女性希望在首服上标新立异的又一件道具。陕西长安区唐韦顼墓线刻画中戴金锦浑脱帽的侍女、咸阳出土戴浑脱帽的胡服女俑都是唐代妇女头戴胡帽的典型形象。此外,此时妇女扎戴幞头也是一种时尚。

#在长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