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到现在还没解决的未解之谜(地球上神秘且不可思议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管哥,近些年随着南极的不断开发,在南极也不断传出发现很多前所未见的新物种,很多人都猜测这是远古物种,因为自从人类发现了南极,南极就一直被冰雪常年覆盖,没有人知道南极是怎么来的 后来传闻在南极还发现了一个300米高的巨大冰洞,面积约40平方千米,空间大到可以容纳140亿吨冰,还有延伸在南极海里几百米长形似的天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南极到现在还没解决的未解之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南极到现在还没解决的未解之谜(地球上神秘且不可思议的地方)

南极到现在还没解决的未解之谜

大家好,我是管哥,近些年随着南极的不断开发,在南极也不断传出发现很多前所未见的新物种,很多人都猜测这是远古物种,因为自从人类发现了南极,南极就一直被冰雪常年覆盖,没有人知道南极是怎么来的! 后来传闻在南极还发现了一个300米高的巨大冰洞,面积约40平方千米,空间大到可以容纳140亿吨冰,还有延伸在南极海里几百米长形似的天线。

一些UFO爱好者认为,天线一定是外星文明留在地球上,监视地球人的工具,因为天线的工艺地球上现在还做不出来,种种谜团让南极这个冰冷之地处处充满了神秘,直到科学家真正踏上南极这块土地时,才发现南极的冰川下也许埋藏着另一个世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极冰川下的秘密,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哥,你的支持对我很重要,点点关注也别忘了点赞和收藏哦。

矿产宝地南极

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是1738年法国航海家布韦在航海时发现了南极,南极虽然常年都比较寒冷,但是南极却是一块矿产非常丰富的宝地,可能很多人认为,南极的冰川下无比寒冷和黑暗,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南极的地底会传上来大量的热量给湖水加温,让湖水保持在零度以下仍然不会结冰,科学家知道这一特点后,对南极也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传闻,各国的科学家经过商议后,成立了一个南极研究委员会,并且把探索南极命名为南极计划。2009年11月5日由福尔曼带领各国组成的南极研究小组从美国乘坐飞机前往南极,福尔曼希望从南极的海水里能发现有生命的生物,他们到达南极后就开始了钻探工作,可是福尔曼发现他们带来的钻探设备根本不行,后来通过仪器测量,南极的冰川平均厚度都在1700多米,最厚的地方竟然达到了4000米的厚度,可以说开凿难度非常大。

一般的机器根本凿不开,必须借助大型机械才能完成,后来福尔曼紧急联系了美国,让他们送一台大型的钻井过来,美国在知道了他们开采的难度后,就用飞机送来了一台大型钻井机器的零件,运送钻井的飞机很快就到了,经过工作人员几天的赶工后,终于把机器组装好了,这是一台最先进带有传感摄像头的钻头机器,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开钻工作,这一刻所有的科研人员都非常兴奋,希望钻开冰川后不要让他们失望。

钻井发现微生物

最终福尔曼决定在南极西部的一处冰川,厚度为1700米的地方开始钻探工作,当第一根钻头开始转动后,冰面上出现大量的碎冰渣,由于钻头的动力太大,站得近一些的科研人员被喷得满身都是冰渣,虽然他们被冰渣喷得很狼狈,但是他们心里却非常开心,因为如果在南极的冰下一旦发现生命,那将是史无前例的,也能解决人类对于南极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随着钻头的增多,深度也在不断地下降,30米、50米、100米,越是往下速度越慢,机器的显示器上显示的还是一片雪白,因为钻头上带有传感摄像头,只要冰川被钻通机器上就会显示,在经过七天后,冰川已经被钻通到一千六百五十米了,这时所有的科研人员,全部聚集到机器的显示器附近,都想见证让他们心血澎湃的这一刻,他们紧紧地盯着显示器,只见显示器上突然变成了蓝绿色

这时的钻头好像打在了海绵上非常的柔软,当这一层海绵体散开时,这一刻所有的科研人员好像石化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显示器上显示的全是活的微生物在游动,随后他们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其中一名科研人员哽咽地说道:活的,活的,我们终于成功了。科研人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高兴的可不止如此,只要证明冰川下有生命存活,也就意味着美国在木星的卫星上,发现的冰川里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木星第二个卫星

1989年美国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发射成功,经过探测器拍回的照片显示木星的第二个卫星80%常年都被冰川覆盖,这也是为什么在南极的科研人员比较高兴的原因,科学家一直认为生命诞生的条件会非常苛刻,但是在南极发现有活的微生物后,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生命诞生的认知,通过南极的发现告诉我们生命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脆弱,它们是可以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

放眼整个宇宙,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所知拥有液态海洋的星球也有不少,木星的第二个卫星,也许就是我们探索外星生命的第一站,通过液态星球去宇宙中寻找生命,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咱们回到南极问题上,后来美国一位地质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探索方法,就是利用水下机器人代替钻头去冰层下探索生命,

细菌微生物发现的再多,也不能证明南极冰川下存在生物圈,探索南极最终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南极有没有完整的生物圈存在,传闻后来经过一致决定,美国人就用水下机器人向下探索,随着深度的不断下降,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让科学家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南极冰川下是极有可能真的存在生物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发现了什么!

水下机器人有新的发现

福尔曼在2000米的水下发现了一种虫子,这种虫子跟我们现代的蚊子有点像,有很多的腿,高高地矗立凶悍无比,后来福尔曼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这种虫叫水熊虫,不过发现它的时候已经死亡了,了解生物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这种非常神奇的物种,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无敌的存在,生命力特别顽强,拥有打不死的小强之称。

福尔曼以前做过此类试验,无论怎么样它还是能顽强地活下来,可是,这具水熊虫的尸体让福尔曼一行人非常不解,这样一种无敌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死亡呢?除了这种水熊虫,福尔曼还发现了一种甲壳类的新生物,这种生物一共有九节组成,颜色非常漂亮,体下长有很多的小足非常的罕见。后来还发现了,由于物种太多管哥就不一一介绍了,在2000米的深度水下机器人花了两天时间把看到的物种都拍了下来,

据传后来福尔曼控制水下机器人往更深的地方下潜在潜到3000米时,发现了一种身体几乎透明的鱼类,全身呈灰白色,由于他的游速太快,水下机器人根本追不上它,没办法只好作罢,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南极的冰川下存在着这些物种,随着水下机器人不断地下潜,当深度达到了6500米时,发现的东西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也许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远古生物,福尔曼在6500米深度究竟发现了什么。

南极下的远古生物

首先发现的是一种珍稀的鱼类,这种鱼叫做,这种深海鱼有着尖锐的鼻子和锋利的牙齿,背上的脊柱里藏有剧毒,这种鱼类一般都生活在6500米深度的海里,科研人员一般是接触不到的,可是,让福尔曼疑惑的是,这种鱼一般都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为什么会在南极出现?这一发现让福尔曼一行人感到非常的困惑,她推测这种鱼类,至少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上亿年的时间。

这时所有科研人员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南极到底是什么时候就存在的?他们决定把水下机器人上浮就报告此次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让南极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后来福尔曼单独带领团队再次来到南极考察,在水深40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根疑似天线的物体,这根疑似天线的物体长度达到了200米,这一发现再一次的震惊了美国科学界,福尔曼已经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了。

神秘天线

美国发现这根天线后并没有公开,只是拍下了照片,曾经秘密地研究了5年时间,最终还是没能破解,美国没有公开的原因,是他们想试图找到外星文明,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曾经怀疑过这根天线和苏联有关系,美国就把这张照片交给了苏联,想试试苏联的反应,当苏联的科研人员在查看了天线后。

他们也不知道这根天线的来处和制作工艺,苏联也确定不了这根天线是什么,传闻后来美国和苏联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公开此项发现,图片一经发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UFO爱好者认为这是外星文明,留在地球上偷偷监视我们人类的工具。 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觉得这不是外星人留下的天线。

不认为是外星人

英国的一位海洋家认为,美国在南极发现的并不是外星人的天线,而是一种叫做克卫海绵的海底生物,还公布了一张海底生物的照片,但是有很多UFO爱好者就出来反驳道,美国这张照片是在南极4000米以下拍到的,通过照片发现,这根天线最起码达到了200米长,试问哪一种生物能达到这么长?

根本就不可能,所以UFO爱好者们觉得是海底生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一位考古学家在研究印第安人的壁画时,也发现了类似南极天线的存在,在壁画中的天线,对于印第安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天线,而是能让人类永生的永生之树。

说到永生,种种迹象都把矛头指向外星人了,这根天线会不会就是外星人监测地球的工具呢?朋友们你们对这根天线的作用是怎么看的呢?对于是不是外星人留下的问题,下面发现的也许会给你答案。

诡异的巨大冰洞

更离谱的传说是,科学家在南极还发现了一个高300米,面积达到了40平方千米,可以容纳140亿吨冰的巨大冰洞,南极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冰洞。

朋友们你们不觉得这个冰洞,很像一种飞行器的降落点吗?就是我们在电影中所熟知的圆形UFO外星飞船的降落点,你们可以仔细看一下边上是圆的,中间的凹槽正好是外星飞船起飞和降落时,由于强大的推进器产生的高温熔化后的结果吗?这也只是管哥自己的看法,朋友们你们是否和管哥有一样的看法呢?对于南极管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管哥觉得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才存在万年,而南极已经在地球上至少存在上亿年了,通过南极发现的物种和神秘的天线来看,史前文明也许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离答案还需要时间而已,由于篇幅原因,南极冰川下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没来得及讲,我们下期再聊,喜欢管哥的朋友可以关注管哥,好了,这一期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