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因为,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长”这个故事,人类的成长就如同植物一样,必须经历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自然过程。

而这个过程不能用催化的方式进行。

所以,培养孩子要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父母千万不要人为地使孩子超越自然规律的成长。

这也就跟我们老一辈常说的那样,“二抬、 四翻、 六会坐, 七滚、 八爬、 周会走”。

孩子要二个月大才会抬头,四个月翻身,六个月会坐。

这个大家都知道,你让四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学坐,不但孩子学不会,还会伤害孩子的身体。

在这一方面,父母都能顺应自然。

唯有在孩子学习知识这一方面,很多家长都操之过急。

恨不得孩子在小小年纪就会背100首唐诗,认识上万个字。

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1)

在70年代,有一个叫宁铂的孩子,他两岁时就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就会400多个汉字,看什么会什么,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并能使用中草药。

在宁铂13岁时,就成为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第一人。

此后,全国各大媒体都在报道这个天才少年,宁铂成为人所共知的神童。

在当时,宁铂的事件激励了各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导致了众多高校的少年班风起云涌。

但最后的成功者屈指可数。

而作为“神童”宁铂本人,最后选择了出家为僧,完全脱离了使他出名的俗世。

他自己也不断地站出来现身说法,强调塑造神童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2)

虽然,不是所有的神童都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至少人为的神童容易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在没有发展到某个成熟阶段时,对事物的理解就不会达到应有的理解水平

孩子通过背诵和记忆知道了某个概念,记住了成人的教导,但是他的内心产生不了感受。

我们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把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或者一些概念灌输给孩子,孩子就能教好。

但是,其实,只有让孩子在适合他的年龄段去体验和感受,他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苦恼的地方,该讲的道理都讲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因为,我们所讲的道理,是我们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是孩子的,他理解不了,更没有体会

所以,很多孩子苦学多年,仍然不能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好地生存,内心空空,这种情况在心理发展上叫心理的不成熟。

就像我们成人常说的:“懂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3)

所以说,家长无需攀比,也不用焦虑,孩子发展到那个阶段,该会的自然就会,该懂的自然就懂。

把孩子的身体、性格、习惯养好,比什么都重要。END

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为什么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