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

精读君曰:

每天掌握一个概念,是没有复利效应的。

【一】

2015年年底,一部网络神剧——太子妃升职记,横空出世,迅速火遍全网。该剧自12月13日起每日中午12点在乐视午间自制剧场爆笑上映,以强势姿态称霸影视圈,抢占热搜榜。

上线24小时,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播出仅3周的时间,播放量累计破6亿。剧集弹幕数50万条,评论数超过100万条。

截止到1月7日上午,微博热门话题的阅读量为12.4亿,讨论108.5万,蝉联微博热搜榜第一名长达3周之久,并力压年度大戏《芈月传》 荣登电视剧榜首。

不仅关注度高,口碑也丝毫不差,众多网友表示:

刚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此剧有毒,还是剧毒,就好像吃臭豆腐,虽然重口,但就是让我停不下来。

同时,《太子妃升职记》的豆瓣评分高达8.2分,而同时段在电视播出的耗资两亿《芈月传》仅4.9分。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1)

看到这,尚未看过此剧的读友,大概都会觉得这部电视剧,应该是有着精良的制作团队、知名的演员、导演,才能成就这种口碑收视双高的神剧。

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太子妃升职记》乃是导演侣皓吉吉的处女作,众主创也全都是几乎没有知名度的N线演员,剧组更是被网友戏称“史上最穷剧组”。据悉,此剧美术和道具一共才九十万,最贵的支出是服装,花了十万。

“剧组到底有多穷”这一话题,甚至成为微博电视剧话题榜第三名。可见,剧组是真的蛮穷的。这一点,从剧中也能窥见一二: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2)

从没换过服装的后宫妃子们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3)

破绽百出的“珠宝”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4)

太子和九王坐的“轿子”

那么,这样一部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明星、没有经验丰富的导演,甚至没有像样的服装的神剧,究竟是如何火成这样的呢?精读君认为,网上被顶得很高的一条评论道出了真相:

一毛钱的道具和投资,一百块的诚意。

【二】

没错,精读君认为正是制作方给出的大写的“诚意”,让此剧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诚意从何看出?

首先,是剧情。

《太子妃升职记》改编自网络小说,讲述了一个男穿女的古代搞笑故事。剧情不可谓不雷,但是它却雷得坦坦荡荡。剧组全体都是在认真地搞笑,他们似乎在告诉观众:没错我们就是来搞笑的,但是我们很认真地想让你笑出来。

同时,剧中还包含了许多如今流行的“腐”、“反差萌”、“宫斗”、“性别互换”等元素。

其次,众主创真诚的态度。

前面我们看到剧中糟点满满的服装造型,但事实上,这些第一眼看上去一言难尽,第二眼会情不自禁被吸引的服装,都是导演借鉴了2014-2015年所有欧洲大牌走秀的当季设计,然后自己设计出来的。

比如,被严重吐槽的“盔甲”造型,借鉴的是英国品牌Kokon To Zai 2015的春夏主题设计: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5)

甚至后宫四美从未更换的服装,也是参考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约翰•威廉•格维得的油画作品: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6)

认真程度可见一斑。而剧中鼓风机吹出的唯美画面,都是导演亲自去控制的,风吹的角度、方向和力度,力求做到最美,愣是用一台鼓风机吹出了两百台的感觉。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7)

而剧中演员,虽然只有“江氏”是专业学习表演的,但剧中人的演技,几乎都获得了好评。随便一个配角,都让人感到浑身是戏。

太子妃升职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又污又毒的太子妃升职记)(8)

可以说,此剧的成功也证明了,诚意,往往比所谓的“大制作”“大明星”,更得人心。这与著名作家巴金,一生的写作经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巴金在《随想录》中很多次写到自己写作生涯中的教训,曾写过自己不熟悉的,或者没有感受而硬写的文章,这样的文字,不会有生命。

【三】

很多人在渴望成功时,想的都是如何动用更多的关系、如何把话说得更好听、如何表现得更亲切等等,但却常常忘了一件事:最打动人心的是——真诚。

就像我们所熟悉的演讲,背得很熟、讲得很顺畅的演讲,并不一定就是成功的演讲,如果谈话缺少诚意,言之无物,那么说得再精彩也会失去吸引力。

演讲者,首先应想到的是如何把你的真诚注入演讲之中,如何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某学院有这样一个实例:

有位教师写了一本“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书,出版社让他推销1000册。对他来说,这远比讲课要难得多。为了把书推销出去,他搞了一次演讲,他说:“当老师的在这里推销自己写的书,总不免有些尴尬。不过,如今作者也很难,写了书,还得卖书。出版社一下压给我一千册,稿费一文没有,所以我不推销不行。

这本书写得怎样,我自己不好评说。不过有两点可以保证:第一,这本书是我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结晶;第二,书的内容决不是东拼西凑抄下来的,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见解。前不久,这本书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社科类图书的二等奖,这是获奖证书。

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搞推销比写书还觉得难,只是硬着头皮来找大家帮忙。不过,买不买完全自愿,绝不强迫。如果觉得这本书对你有用,你又有财力就买一本,算是帮我一个忙。谢谢。”

他的这次演讲立即产生了效果,一次就卖掉了300多册。这位教师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听众的信赖。

【四】

沟通从“心”开始,是移动的经典广告词。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抓住了重点:“心”,因为世上的人都渴望心与心的交流,渴望与人坦诚相待。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对待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换来的也将是真诚。

联邦快递中国副总裁钟国仪,曾经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最需要做到的是,用你的心去感觉你的员工想要表达的心意。

沟通能力的提升对于钟国仪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工作时,钟国仪是“我讲你听”,后来是“多听少讲”。但是在对方讲话的时候,“我就在开始想我如何去反驳,我根本没有在听对方讲。”

直到有一天,钟国仪明白了如何真正地倾听:“我可以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用心去听他的讲话;如果我还只是在平静地听时,我可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当我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时,就不同了。”这就是换位思考和真诚沟通。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你兴许也会发现,在社交场合,说得最多的人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人;一个成功的销售者,往往不是个口若悬河的人,但却是一个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因为真正打动人心的,并不在于你话说得多么动听,而在于你是否真诚。

【五】

有研究表明,人不真诚的原因是对自身价值观、信念、规条的合理性的质疑,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质疑。所以才会隐藏自己的欲望或“不好的情绪”,也就是不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又非常想得到这份价值。所以这个人的规条,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欺骗来获取这种价值。

电影《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玉娇龙说:“论你做什么决定,你一定要真诚面对自己。

对人不真诚的,往往也是对自己不真诚的人。要做到真诚地对待自己,就是要尊重和理解自己的需求、情绪,清楚地认识自己,承认欲望,承认人性本来就有很多有待完善地方。

正如导演李安所说的那样:

我一直都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我不在乎把它拿出来,也因为从事艺术的我有这种真诚,所以才会动人。我因为自己脆弱,所以很能同情别人的脆弱。

真诚面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真诚的基础。

精读君又曰:

最打动人心的是——真诚。

作者: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