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

20世纪60、70年代,宜昌及鄂西地区,十堰及鄂北地区“三线建设”如火如荼。至1967年夏已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兴建于宜昌。之后,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还将落户于宜昌。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用电大户陷于电力严重短缺的困境。武钢告急;二汽告急;焦枝铁路告急;066基地告急……;到处都在告急!湖北省党政领导们经过详细研究评估,决定上葛洲坝,既可解决缺电问题、又可为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1970年毛主席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1)

毛主席批示赞成兴建此坝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2)

330开工誓师大会

为了保证葛洲坝工程施工车辆道路通畅,1971年元月,宜昌二中、宜昌地委党校、宜昌县高和县医院等单位夜以继日地搬迁,一个多星期全部迁出工区。

虽然葛洲坝工程局后来一直在长江各地修建水电站,并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全国甚至海外,可是他们把那里统称为“外营点”,宜昌才是他们的家

2017年6月9日18时,与葛洲坝中心转盘立交桥比肩的葛洲坝铁路桥开始拆除。这座老葛洲坝人口中的330铁路桥和当年的铁路专用线,曾默默地承载着葛洲坝工程建设所需的大量物资转运重任,早已终结了它的历史使命。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3)

历史上的今天:1958年3月30日 三三〇

毛泽东同志乘船考察三峡工程坝址。中国葛洲坝集团的前身“330工程指挥部”由此得名。从此“三三〇”不仅代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也代表了数万葛洲坝人休养生息的家园。

以前葛洲坝的职工,穿着自家保暖的棉袄上班,后来升级为中山装,现如今大家穿着公司正式发布统一工装,不仅是舒适方便,更具功能性和安全性。工装也成了公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公司的企业品牌。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4)

过去葛洲坝职工为了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抢抓工期,大多住在工地旁临时搭建的芦席棚里。当年居住着15万葛洲坝人的10里工区,现在迅速崛起一座绿色新城,葛洲坝城区正在成为最亮丽的城市风景。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5)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6)

过去要过葛洲坝和三峡船闸,从宜昌到秭归港就要走10个多小时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7)

以前葛洲坝人乘着火车去上班

重视员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是葛洲坝的传统,现如今公司的职工培训教育更加专业,一批葛洲坝工匠在全国级技能比赛中独占鳌头。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8)

逢年过节,葛洲坝人都相聚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体节目,变的是越来越“高大上”的舞台,不变的是职工脸上的幸福笑容。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9)

1985年葛洲坝人“闹元宵”

90年代的宜昌葛洲坝(三三〇葛洲坝的纪念日)(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