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自从天气变暖以来,身边人里牙痛、口腔溃疡、唇炎等类似的口腔类疾病越来越多。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天气变暖了,地下储存的释放出来了,人体的阳气也在生发。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1)

但人体是一个融融贯通的整体,有升也得有降,如果我们的阳气生发过度,收敛不足,相火下降受阻,这样就会在人体上部产生火热之象。

最近我收治了一个老病人,前段时间一不小心摔伤了盆骨,手术后一直吃着活血化瘀的药,由于心情不好,人很烦躁,几乎每个晚上都双眼盼天亮,有一天起床后上颚起了一个大脓疱,张嘴都会牵扯着痛,只能一日三餐吃流食,但是腿脚不便又不能去医院,于是家属找到了我。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2)

脉细数,寸脉亢,尺脉弱,舌尖红,苔薄白,通过综合判断我开出了两副引火汤。

处方:拟方引火汤加减

大熟地、盐巴戟天、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茯苓、春砂仁、生石膏、 怀牛膝。

并叮嘱病人亲属备好“蒙脱石散”,如果病人一天拉肚子超过三次的时候就给病人服用下去。

口腔溃疡,即中医的“口疮”,它的病机可为实邪,亦可见虚火,但其本质多是火热上冲于口舌而起,故引火下行则是治疗的大方向,所以引火汤正是治疗口腔溃疡的特效药。

引火汤解

引火汤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咽喉痛门》,方中并无天门冬一药,后至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加入天门冬一药,用治阴虚喉痛。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3)

到了现代李可老中医通过临床使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进一步丰富这个方子。

李可老中医(1930年~2013年),是山西灵石人,李老为救危亡,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并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上战绩卓著,人称“霹雳大医”,被国医大师邓铁涛赞为“中医的脊梁”。

药物组成:熟地、盐巴戟肉、天门冬、麦门冬各、茯苓、五味子。

现代应用时多加肉桂以实现引火归原。李老的经验里如果病人素体脾胃虚弱的话,熟地用量过大易致滑泄,就会加上姜炭,砂仁(与熟地拌捣)。

这个方子的功效正如方名所言,引火归元,主治龙雷之火上炎。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4)

什么是龙雷之火?

中医认为五脏皆有阴阳,肾为水脏,但是又寄寓命门之火,同时蕴含着元阴元阳,所以肾是水火之脏,两者平时是平衡相处的,肾阴(肾水)有肾阳的温煦,就不会寒冷,肾阳有肾阴的收敛才不会过亢。

这在《周易》的思想里也有体现,“坎中虚,离中满”,坎卦主火,离卦主水,但是水中有火,阴中有阳,火中有水,阳中有阴,这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5)

可是,如果一个人肾阴不足了,就好比水池里面的水不足了,那么水池里面的龙,也就是那个肾阳,离卦中的阳,就会无所依托,于是就飞升而上。

由于肝肾同源,肾水既亏,肝失滋荣,肝中所寄雷火,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势,这就叫龙雷之火上炎。

就像开头的病人一样,病人年龄偏大,肾精亏损,又过食活血化瘀之品,活血就会耗血,进一步伤阴,又因为心情抑郁失眠,阴阳气、荣卫气不能相交,所以阴不敛阳,阳气上亢于头面齿龈部,形成痈脓。

所谓急则治其标,故我选用大剂量引火汤两剂,加砂仁顾护胃气,牛膝引火下行,取玉女煎之意,先求病者解除痛苦。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6)

除了上述病证以外,火不归元还有以下表现:

①头面五官赤痛:证见头痛、头量、面赤像喝醉酒了一样、耳鸣像海边潮水、鼻衄、咽痛如火烧、舌尖出血、口舌生疮,齿痛、牙肉浮、目赤、白睛溢血(眼底出血)、心悸暴喘等。

②火热上攻:病人可能会说热势如潮水,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或者是手心脚心的发热。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7)

③在下的沉寒:下寒常见膝冷、尿频尿多,口不渴,还见腰背困重、足膝酸软等肾虚之证。

④舌红无苔,脉洪大无根,或细数。

解析

方用熟地为君药,大补其肾水,直接往水池里降一场雨,麦冬、五味子为佐,滋养肺金,金水相生,金为肾之母,不单只给水池里加水,更为水池里引入更多水源,子母同时得到补足,水旺足以制火矣。

又加入巴戟天之温,温肾中之水,让熟地不至于太过寒凉,则水火既济,水趋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更增之茯苓之利导趋向下焦,则水火同趋,共会于肾宫。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8)

巴戟天的使用,好比有琴瑟之和谐矣,引火归元又何须使用肉桂、附子呢?

虽然桂附都是引火归原之圣药,但为什么弃而不用,是因为虚火上炎这种病,是因为水之不足,导致火气沸腾。

如果补水之余仍用大热之药,即使引火于一时,但是无形之中也消耗了津液,所以引火汤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取其能引火而又能补水,就没有了再伤肾水的担心,而肾经薰行于咽喉,咽喉之病宜清不宜温,此巴戟天所以胜桂附也。

上火了口腔溃疡的土方法(上火口腔溃汤反复发作)(9)

▋那怎么判断这个在上的火是不是虚火呢?

李可老中医认为龙雷之火属于脏腑内生的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点,可资鉴别:

1.上盛下虚: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火势凶猛: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元多突变;

3.季节发病:火势的强弱,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体现明显天人相应的规律,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太阳一出来疾病就发作,中午病甚,傍晚病缓,入夜自愈;这也与《黄帝内经》记载的“旦慧昼安,夕佳夜甚”不谋而合。

4.火性上亢: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

5.下元的虚衰:尿多,渴喜热饮,腰酸膝软,畏寒怕冷等肾阳虚之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