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

桂林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之一,初设于公元前214年,位置约在今广西一带,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以上。桂林郡之所以取名桂林,与境中多桂树有关。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1)

秦朝在岭南设置的桂林郡郡治布山县就在贵港桂平市(此处存疑,但最新的出土遗迹证明了郡治在今贵港城区内,而非桂平),桂平也是因桂成名的。

说起桂平市,别名浔州,位于广西东南部,黔江、郁江、浔江三江在此交汇。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始建桂平县。自南梁至清末,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

桂平市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拥有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罗丛岩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荣获广西首个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05年桂平被世界华人组织评为中国200个最具魅力城市之一。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2)

桂平西山

桂平西山以"石奇、树秀、茶香、泉甘"著名。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3)

乳泉

巨石底下就是"乳泉"二字,为古人所书。泉深1米许,冬不涸,夏不溢。据说当时佛祖静修时,在牧羊女的帮助下喝了一口乳泉的泉水,稍稍恢复了一点元气,在古榕树下打坐7天7夜后得道成佛。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4)

林秀

西山丛林如海,郁郁葱葱,林木覆盖率达98%,有成木13万多株,木材积蓄量 达1.7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松树、榕树、樟树和鱼尾葵,人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5)

龙华寺

桂平市西山龙华寺始建于宋朝,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曾三次重修,一九七四、八八年又两次重修,现为钢筋水泥结构。几经重修后,一九九○年重修开光。殿阁雄伟巍峨,香火甚盛,香客进香,参禅礼拜,佛殿生辉。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6)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里雾里仙境十足,以雄奇险峻的山峰峡谷之景和落差高达200多米的峡谷瀑布最为有特色。从公园大门到龙潭景区核心景点约十多公里的路程,途中可以远观大藤峡风光、浔江平原风光和龙潭景区峡谷森林风光。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7)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窥阳孔下睹骄阳,可真正领会到地球斜着身子在黄道十二宫之间转动,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的大自然奥秘。太阳光经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的桂平点上。标志的东西方向嵌有宽5厘米,长20多米的北回归线标志指示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站在这里,可以一只脚踩在热带上,另一只脚踩在温带上。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8)

桂平白石山

白石山是桂东南有名的丹霞地貌景观,这里山峰险峻,也曾是著名的道佛胜地。道教所尊崇的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便在这里,素有“白石洞天”一说。这里还留下了诸如寿圣寺、三清观等道佛遗迹。徐霞客还曾来此考察,写下了《白石游记》,让人每每读起便可想象到他笔下那只能“循崖壁行”的惊险之景。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9)

桂平金田——太平天国起义旧址

金田起义 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广西桂平县武装起义。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不久,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地。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

金田起义地址,俗称金田营盘,位于广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市区28公里,有二级公路直达,下辖韦昌辉故居、新圩三界庙、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共五处文物点 ,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清代广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古代岭南桂林郡不在桂林也不在南宁)(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