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1)

陈玉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

——巴金《激流三部曲》

香港电影《花样年华》中,女演员张曼玉一共换了二十几套旗袍,每一套都散发着典雅、精致的韵味。多少女子,都梦想着和电影中一样,将一袭华美旗袍,得体地穿在身上。风姿绰约,尽显妖娆。

旗袍,从站在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便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女性的美。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2)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3)

顾名思义,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民族服装。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中国服饰独有的十字整衣型裁剪方式。大量运用独特的隐形针法,见缝不见针迹。在主体制作完成后,再单独手工添加衣领。这种衣领可随着季节冷暖随时拆装或更换。手工缝制的满族旗袍,没有工业化生产下千篇一律的样式,却多了份难得的优雅与灵动。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4)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5)

2007年,“满族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传承,到吉林市满族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玉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她用一针一线,缝制出了与清朝宫廷旗袍一脉相承的作品。30多年来,经陈玉秋手工缝制出的旗袍有100多件。

制作一件凝聚传统技艺、布料考究、配色雅致的满族旗袍,甚至要耗时一个月。其重量可达3.5公斤,大约会用去十余米绸缎。从断料、下料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领口、衣襟、袖边等处不但可以镶嵌花条,有的甚至会镶上十八道衣边。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6)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7)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8)

作为传承人的陈玉秋,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旗袍制作技艺。由她设计制作的满族旗袍,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展览。在上海世博会上,陈玉秋与师傅历时一个月制作的全手工满族旗袍大放异彩,成为吉林馆中最受瞩目的展品之一。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9)

吉林民俗文化(吉林文旅百家故事荟)(10)

眼下,考验耐力、专注度和执着精神的满族旗袍制作工艺,已经走进了吉林多所大学的传统文化课堂,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